2012年末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3年,我们要继续坚持实施“三化”统筹、“三动”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稳,主要是稳住工业;进,主要是靠工业推进。
吉林省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一直以来工业都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如此强调突出抓工业,进一步凸显了工业是保持全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凸显工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907.7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超过46%,在所有行业中独占鳌头。2012年1月至11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027.9亿元,全年产值2万亿元左右,实现利润再次超千亿元。这表明,吉林省工业经济规模在不断壮大,工业比重在不断提高,工业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半壁江山。近年来,投资是吉林省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一方面,靠投资拉动迅速地增加了交通、基础设施等公共供给,改善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另一方面,扩大了生产能力,满足了需求增长。而且,投资需求当中有40%能转化为消费需求,实现了通过扩大内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据统计,全省投资拉动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70%左右。“十一五”期间,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1.3%。2011年,全省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993.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工业投资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节能减排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节能减排指标执行得越来越严格,工业是全省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重要领域。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耗降低4.19%,“十一五”期间,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对完成全省“十一五”单位GDP能耗下降22%的目标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工业几乎集中了吉林省全部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其中,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冶金建材、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被列入吉林省产业跃升计划的八大重点产业。
2011年,全省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907.7亿元,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八大重点产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742.9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2.6%,重点产业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7%。2011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601.20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7%。
2012年1月至11月,列入产业跃升计划的八大重点产业增速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0%。而且,随着结构的调整、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吉林省重点产业亮点频闪,显现出巨大发展潜力。一汽新能源汽车以及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等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快速推进,正在抢占未来汽车制高点;交通运输制造业中的“长客制造”闻名遐迩,2012年12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新建高寒地区高速铁路——哈大高铁正式投入运营,所用动车便是长客制造。现在,不仅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快速增加,而且大踏步走向国外;石化产业中,碳纤维原丝生产规模全国最大……
正像省委书记王儒林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完成今年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关键在工业、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