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山东县级财政收入同比增31.3% 10亿以上县达94个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1月29日 09时33分   来源:大众日报

    处于加快转型升级中的县域经济,特别需要资金大力支持。去年,为增强财政困难县的“造血”功能,山东省首次设立10亿省会城市经济圈县域发展专项资金,突出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重点科技创新平台等方面扶持,一年来,带动市县配套投入6亿元,拉动社会投资449亿元。

    作为该项政策的受益者——处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聊城,曾因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第一批扶持资金2亿元涵盖了“徒骇河城区道路改造工程”、“华润纺织创建新型纤维产品研发平台”等各类项目35个,有效改善了聊城城市基础设施面貌,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破解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据初步测算,仅第一批项目达产后,聊城每年就可直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近5亿元,徒骇河滨河大道两岸储备土地成倍升值,预计可增加土地净收益20亿元,提高了县域财源总量,优化了财源结构,增强了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从而提升了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整体发展水平。

    对于县域经济的支持,不仅体现在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上。近年来,山东省财政不断构建更具活力的激励机制,加大对县域财力补助,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财政困难县,为鼓励当地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从2010年起,我省开始实施主体税收增长激励政策。对各县(市、区)上缴省级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比上年增长超过15%以上部分予以全额返还。返还资金重点支持现代服务业、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同时,2012年6月份,省财政又出台了税收收入上台阶政策,对税收收入首次迈上新台阶,税收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县(市、区)给予奖励。

    针对东部出口大县,完善出口退税分担机制。各地出口退税地方负担15%以内部分,省级承担1/4;增长15%以上部分,省级承担1/2,减轻地方财政退税压力,促进了外向型经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证财政困难县民生政策的落实,2010年,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我省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三年规划”,帮助消化县级基本财力缺口。3年来,省财政累计新增补助115亿元,支持困难县消化财力缺口304亿元,超额完成财政部核定的消化任务,有效促进了全省各项民生保障工作的扎实开展。

    在各项政策的促进之下,县域经济对全省稳增长的作用日益强大,曾经的短板正成为山东经济增长的“稳定器”。2012年,我省县级财政收入完成2857亿元,同比增长31.3%,高于全省13.8个百分点。全省财政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94个,比去年增加12个,其中过30亿、40亿、50亿、60亿元的分别达到31个、19个、10个和3个,最高的青岛市市南区突破百亿大关。

    财政收入的“小河普涨”,使全省财政“大河水满”。去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实现逆势增长,并首次突破4000亿大关,达到4059亿元,列全国第3位。(代玲玲)

 
 
 相关链接
· 山东:2013年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工作解读
· 山东提目标:2020年山东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56.5%
· 山东邹平农民自办年宵花展迎春节
· 黄河水滋养半个山东 2012年山东引黄68亿立方米
· 杨传堂在山东检查时要求千方百计做好春运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