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气象局建立常规雾霾监测体系 强化环境气象业务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2月25日 13时35分   来源:气象局网站

    雾霾天无疑是今年我国最热的话题之一。到底是什么造成了1月以来多次严重的空气污染呢?对于雾霾我国现在是否可以准确有效地监测预报预警呢?2月21日,由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雾霾天气成因分析与预报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两院院士周秀骥、李泽椿、任阵海、徐祥德、石广玉等专家出席了研讨会。

    记者从研讨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气溶胶(污染物)浓度水平在世界范围内较高,仅次于南亚城市,高于欧洲、美洲的城市和城郊区域。1月,异于往年的持续性静稳天气和高气溶胶浓度是雾霾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因素,其形成后有利于气溶胶不断积聚和凝聚,并形成更多的雾滴,增加了雾霾的持续性。北京雾霾中含有大量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气溶胶,主要来源为燃煤、燃油和居民的各项活动有关的排放。

    针对雾霾天气,中国气象局已建立常规雾霾天气网络化监测体系,主要包括能见度、相对湿度、雾霾天气现象等观测,是气象部门基本观测预报服务重要内容之一,近些年来也开展对雾霾有重要影响的大气气溶胶的观测,初步形成了业务化的运行保障体系。

    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曳介绍,在国家973项目及气象行业专项等支持下,气象部门研发了中国雾霾数值预报系统,能够通过预报6类7种气溶胶组分及其对云雾的影响,进而预报其造成的能见度损失。该系统首次应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于2012年正式被中央气象台采用,进行日常业务预报,2012年秋冬季和2013年1月春季的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中,为决策和公众提供了有效的预报预警服务。

    矫梅燕表示,气象部门要加强在环境气象监测预警应急防范的服务能力,中国气象局也正在制定环境气象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全国气象部门在环境气象的能力建设上进行全面部署;要进一步加强环境气象的监测预报预警水平,提高精细化预报水平;积极加强与环保部门的合作,加强信息资料共享、环境气象的科学合作研究及预警预报的应急联动;研究制定针对重大环境气象污染天气条件下的应急服务的具体办法,建立气象部门与各地政府部门在污染天气下的应急联动机制。

    矫梅燕还希望科研和业务部门在研讨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雾霾成因,切实关注社会及公众的需求,提高雾霾预报能力,增加有效检验评估方式。(吴越 陈航)

 
 
 相关链接
· 华北黄淮雾霾严重 中央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
· 西藏西南部将有强降雪 中东部地区有雾霾天气
· 气象局:中东部雾霾持续 注意春运返程交通安全
· 科学治理驱散雾霾—环境保护部谈雾霾治理"药方"
· 中科院:机动车等人为污染排放是雾霾天气"主谋"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