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海南生态立省建典范 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一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3月04日 14时24分   来源: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我省今年将继续造林绿化64万亩。”海南省林业厅厅长关进平说,海南在去年超额完成“绿化宝岛”大行动年度任务的基础上,今年提出了新的目标。

    自2007年以来,海南新增造林面积258万亩,1105公里海防林实现断带合拢,森林覆盖率提高了4.4个百分点,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率均达到75%以上,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2平方公里,大气、水体和近海海域环境质量保持优良。

    生态立省建设典范

    去年12月,定安县首座生态博物馆——“百里百村”天池驿站生态博物馆投入使用。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看到石磨、藤箱、木犁等数百件原始的农业生产工具、传统手工艺,还能欣赏到琼剧、斋乐、军坡等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和手工艺制作。“生态博物馆是国际博物馆界开发的一种新的博物馆形态,也是建设生态省、保护本土文化的一种新模式。”省文体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这是海南各地坚持生态立省的一个生动例子。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一直是支撑海南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资本,海南决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决策层充分认识到,海南应当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和模式。

    因此,早在1999年,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2007年,省第五次党代会决定实施“生态立省”战略。2009年,“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成国际旅游岛的六大战略定位之一。省第六次党代会进一步强调,实现绿色崛起,最基本的依托是悉心呵护海南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必须始终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

    “就是这个项目,让我们的矿山实现了零排放。”昌江华盛天涯水泥公司质管部副部长陈伟告诉记者,这个名为“矿山低品位石灰石综合利用”的项目荣获该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今天的海南,一个又一个华盛这样的企业正在兴起,它们受益于海南生态省建设,也在努力维护和促进海南的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海南GDP连续跨越1000亿元、2000亿元大关,2012年全省完成GDP是2007年的1.7倍,经济建设实现了跨越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南的生态保护水平不降反升,森林覆盖率以每年约0.9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大气、河湖和近海水体质量达到优良标准,生态环境继续保持全国一流。

    去年8月,《2012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称,海南绿色发展指数列全国第四,海口成38个主要城市中的亚军。

    今天,一条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正清晰地在800多万海南人民的脚下延伸,成为全省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

    造林绿化夯实基石

    “海南为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积累了经验、树立了榜样。”2009年4月,在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时任国家林业局局长的贾治邦说,海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推广。

    自2007年6月省委、省政府作出海防林的战略部署以来,我省林业部门采取有力措施,逐个破解海防林建设中的难题,于2010年提前两年顺利完成省里下达的海防林造林任务。如今,全省1823公里的海岸线上,布满绿意盎然的海防林带,而且正在不断更新、加密、加厚,这个“天然屏障”,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维护生态平衡、优化沿海人居环境的显著效应。

    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推进“绿化宝岛”大行动。这是省委、省政府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工程。

    为此,各市县通过多种手段破解“绿化宝岛”大行动的资金、土地和种苗3大瓶颈,造林绿化均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全省已开工建设10个森林公园,23个城镇公园,9个水上公园,77个观光果园。已实施村庄绿化3506个,完成通道绿化4399公里。

    如今,我省正在按照十八大报告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大力推进绿化宝岛大行动、努力建设绿色低碳岛、严格依法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保障机制,全力建设美丽海南,推动海南绿色崛起。

    长效机制提供保障

    近日,三亚海棠湾镇、崖城镇、琼海中原镇、文昌锦山镇、昌江十月田镇等5个乡镇获评“2012年度海南省生态文明乡镇”。

    “这项建设离不开生态省建设的法制法规保障。”省国土厅有关负责人说,自开展生态省建设13年来,海南已相继颁发了60多项涉及生态省建设的法规规章,为生态示范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这60多项法规规章内容涵盖了森林、土地、矿产、海洋、水资源保护和流域生态保护、节能减排、污染防治等方面,保证了生态省建设依法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效的机制来保障。近年来,海南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构筑生态文明的长效保障。

    在全省农村,连续12年紧抓“文明生态村”,全省文明生态村建设已超过1.2万个。

    在全省国土环资系统,坚持“四个决不”:决不降低环保和安全门槛来招商,决不接受产业污染转移,决不让传统工业集中区成新污染源,决不牺牲环境换一时发展。

    在全省林业系统,建立稳定增长的生态补偿机制,累计投入生态补偿资金14.9亿元。走在海南山区,到处树木葱茏,青山连绵,让人流连忘返。

    过去,海南人守住了青山,换来了稳定收入来源。如今,海南天还是那么蓝、水还是那么绿,海南的发展却日渐加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海南始终在努力践行绿色崛起的精髓,努力建设生态省,实践科学发展观,一步一步走向生态文明。(记者 单憬岗) 

 
 
 相关链接
·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在海南试点创建生态特区
· 青海省将加大开发地热资源推进“生态立省”
· 首届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十佳县(市、区)调研启动
· 国家林业局支持宁夏生态林业建设 7个方面举措
· 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展改革委 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的指导意见
· 三部门关于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的指导意见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