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中山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医学国际部共同签订合作协议。据悉,这是霍普金斯大学目前与中国科研机构之间达成的范围最广、层次最深的合作,同时也是霍普金斯大学首次与海外科研机构在临床研究与转化医学领域建立合作关系。
与中大合作延伸医学使命和愿景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科研副院长、教授Daniel E. Ford表示,“过去我们与中国境内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合作,主要停留在科研人员个人与个人之间,或是针对某项临床科研专项开展合作。像这次范围如此广泛的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合作还是第一次。”
“人类攻克疾病已经成为一个需要全球共同努力的课题。例如药物研发、信息技术开发,已经不是单个机构或国家能有效完成,而是需要跨机构、跨国度,通过整合不同资源,共同合作来促成。”对于选择中大的原因,Daniel E. Ford解释说:“中大及其附属医院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学术型医疗服务体系之一,我们把与中大的合作视为霍普金斯医学的使命和愿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
中大副校长、中山医学院院长黎孟枫表示,这是中大通过运用霍普金斯科研资源和最新科研成果,成为临床转化研究领域领先者的重大机遇。
每年专训10名科研及辅助人员
黎孟枫介绍,本次合作主要包括3个目标:与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合作建立中大临床与转化研究医学研究中心,通过开展联合研究项目及知识传授等,共同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下一代临床与转化医学高端人才。
在合作的第一阶段,霍普金斯的专家将前往中大教授课程、开设讲座。两校还将成立专家委员会,每年从中大遴选10名优秀的年轻临床研究者、科研人员及3名医学行政管理人员,前往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进行专门培训。“这次我们要对所有参与临床转化科研项目的人员进行培训,比如临床药剂师、信息技术开发人员、科研项目协调员以及科研伦理审查员等。”Daniel E. Ford解释说,如此才能使临床转化科研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霍普金斯大学的专家将对中大及其附属医院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将涉及临床研究能力、基础设施架构、科研管理运作等,并根据评估结果“量身定做”战略规划,进行实质性技术指导。
“种子基金”资助10个研究项目
根据协议,中大将提供“种子基金”,遴选10个临床转化研究项目进行资助。校方表示,这些项目有望发展成为国际合作项目,从而吸引政府、产业、科研基金等多方资金的注入与支持。
此次中大提供的“种子基金”,让Daniel E. Ford吃了一颗定心丸,“有时,科研合作在申请资金问题上经常要花费几年的时间,而这往往会削弱科研人员的士气、消磨科研人员的斗志。现在我们有了‘种子基金’做后盾,就好像为两校共同攻克科学难题注入了新鲜‘血液’。”Daniel E. Ford表示,“种子基金”将使双方保持足够的热情和活力,从而不断推进合作。(记者 赖竞超 通讯员 黄爱成)
相关资料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简称JHU)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是全球知名的高等学府,在全球各类大学排行榜中霍普金斯大学均名列前茅,是美国第一所现代研究型大学,学校以医学、公共卫生、空间科学、国际关系、文学及音乐等学科而闻名世界。JHU是获得美国联邦政府拨款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研究经费最多的大学。截至2012年,霍普金斯大学共有36名校友获诺贝尔奖。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年度“美国最好医院”调查中,一直位居美国最好医院中排名的最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