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2年底,云南省工商部门共在全省范围内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10936个。据介绍,其中既有家乐福、麦德龙之类的大型超市,也有不少食杂店。
日前从云南省工商局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处获悉,截止2012年底,全省工商系统在流通环节食品市场专项整治中,共出动工商执法人员21万人余次,检查食品经营者68万余户次,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近3.6万个次,捣毁售假窝点24个,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案件2086件,案值337.14万元,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96130.51公斤,其中乳制品404.08公斤、食用油1111.9公斤、“地沟油”3140公斤、假冒伪劣酒类35374.82公斤、假冒伪劣调味品13068.79公斤,取缔无照经营1254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0.37万元。
2012年,省工商局围绕提高监管效能,进一步深化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强化日常规范管理,着力推进流通环节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监管执法能力建设和长效机制建设,不断推进食品经营者诚信自律建设,努力营造我省安全、健康、放心的食品市场消费环境。
农村市场重点查食品质量
据介绍,农村市场是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难点和重点,特别是城乡结合部、乡(村)镇、农村旅游景点、长途汽车站等重点区域,消费者投诉举报最多的是食品和食品添加剂。
农村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食品(杂)店是专项整治的重点单位,工商部门深入开展了治理整顿工作,集中整治销售质量不合格食品、过期食品、“三无”食品和假冒、仿冒食品,重点打击“含黄曲霉毒素乳制品”、“地沟油”、“猪肉瘦肉精”、“劣质白酒和葡萄酒”等违法经营行为,依法取缔无照经营,严防以送货下乡为名,将低价不合格食品、过期霉变、“三无”等有毒有害食品流向农村。
乳制品严把市场准入关
省工商2012年加强了对乳制品的监管力度。一是严格乳制品特别是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经营条件,在食品流通许可项目和注册登记经营范围中分类单项审核和管理,严把乳制品市场准入关;二是建立健全乳制品入市、交易及不合格乳制品退市的监管机制,对发现的问题乳粉进行清查、清缴、销毁;三是重点检查乳制品经营者履行进货查验和记录情况,相关文件是否真实、合法、有效,监督乳制品经营者自觉履行食品安全法律义务。四是加大乳制品的抽检力度,认真开展流通环节乳制品风险监测,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和不合格乳制品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乳制品市场消费安全。
流通环节重点关注食品添加剂
省工商2012年抓住热点,继续开展严厉打击流通环节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
2012年,全省各级工商部门全面开展“调味品专项整治行动”,涉及消费者日常使用的酱油、食醋、料酒、味精、花椒、大料、辣椒及其制品、自制调味料及其它干鲜调味料等重点调味品等。重点检查调味品质量合格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项目和标签、标识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经营者是否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储存调味品等。
2012年9月11日晚,昆明市官渡区工商局会同当地公安等部门,出动执法人员40余人,在官渡区小板桥街道办事处和经开区结合部,一举查获并成功捣毁一个调味品加工黑窝点和5个堆放假冒调味品的仓库。共查获假冒调味品涉及李锦记、王守义十三香、太太乐、国泰、莎麦、雀巢、老干妈、豪吉等多种知名食品品牌,数量多达10车,约20吨。
食用油市场严打“地沟油”
2012年,工商部门以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经营场所为重点,加大对销售假冒伪劣食用油特别是“地沟油”案件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地沟油”和非正规来源食用油的行为。
据了解,他们采取的方法是摸清食用油经营者底数,严格检查食用油经营者特别是散装食用油经营者的进货来源,全面检查经营者进货查验、检验合格证明、索证索票以及散装食用油标签标识等制度落实情况,对无标签标识、来源不明、进货价格明显偏低和无合法证照及检验合格证明的食用油进行重点检查和查处。
酒类市场“关注”仿冒违法行为
工商部门2012年以名优白酒、葡萄酒特别是进口葡萄酒等酒类为重点品种,对商场、超市、酒类批发企业等重点场所,进行了拉网式检查,依法严厉查处销售假冒他人酒类注册商标违法行为以及仿冒知名白酒、葡萄酒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等行为。
全省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10936个
据介绍,通过食品检测、检验,我省流通环节食品质量总体较好,但也发现流通环节中儿童风味面制小食品滥用添加剂的质量问题较为突出。对此,工商部门已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排除存在的隐患和问题。
截止2012年底,省工商在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中,在全省范围内共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10936个。
探索“黑名单”管理模式
针对当前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严厉打击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省工商局于2012年制定出台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并于年底发布了第一批黑名单,将9户流通环节食品违法经营者列入黑名单。此举意在探索如何更加有效震慑和打击食品违法经营者,促使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守法经营、诚信经营,促进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电子追溯平台提高监管效能
据介绍,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省工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电子追溯系统平台搭建已经完成,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该平台将逐步建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综合信息数据库,把流通环节食品经营主体信息、食品质量信息和食品安全监管信息融为一体。
通过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数据库,可以督促食品经营者履行进货查验、记录等义务,提高经营者自律水平,形成流通环节食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查究的食品安全责任链,建立和完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追溯制度,提高监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