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北京各区县紧急行动起来,出实招、定计划、强力度,落实市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会议精神。从水环境治理、大气治理、拆除违建、垃圾处理等方面落实责任、严格督查、广泛动员,开启了一场人人参与的攻坚战。
“城中村”改造拆违建
朝阳区召开专题调度会,针对目前环境问题研究出台严查严治的治理措施,并制定长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通过建台账、扩队伍、建立督查机制等方式加强长效管理。昨天,白墙子、饮马井两处位于东二、三环之间的“城中村”率先启动拆违整治工程。
这两处“城中村”地带常年因道路狭窄、市政基础设施破旧以及环境秩序脏乱差而闻名,但是由于交通便利,并不影响其成为外来人口的聚居地。以白墙子地区为例,占地32公顷的平房院落里仅有当地居民356户、1200人,而外来人口却高达数万人,违法建设问题突出。十八里店乡副乡长李志奇介绍,白墙子地区的征收拆迁方案已经获批,十八里店乡将根据市区有关工作部署,逐步启动征收拆迁工作。未来,32公顷的白墙子地区将变成宜居的住宅区,与方庄生活区相邻,其中,住宅面积约10公顷,356户居民原地搬迁上楼,其余全部为大片绿地。与白墙子相邻的饮马井地区,今年也有望将拆迁提上议事日程,多年以来,该地区外来人口大量聚集,也成了三环内的“城中村”。“虽然还没确定具体拆迁日期,但我们会对当地环境加大治理力度,尤其像垃圾问题,要做到日产日清。”李志奇说。
污染日工地全停工
在当天朝阳区召开的专题调度会上,该区还做出决定,遇有极重污染日,朝阳区所有土石方工地将全部停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将停驶公务用车30%。针对暴露垃圾和白色污染,朝阳区将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整治,重点对全区主要道路两侧、重点区域周边、各街乡的背街小巷、小区周边、道路两侧、河道两侧等区域及日常检查发现的容易出现暴露垃圾和白色污染等问题的区域进行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将标明主责单位,按责任单位向主责单位下发“环境卫生问题整改通知单”,要求24小时内解决;经通知后整改不力的,将下发“督办单”,督促整改。
排洪渠建截污管线
石景山区28日下午紧急召开会议,部署区内的环境整治工作。区城管、市政、国土、规划和街道办事处等相关单位参加。石景山区还将在区内开展自查和整治活动,主动排查区内的环境死角。下周将召开全区的动员部署大会,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深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针对居民意见较多的石景山区高井排洪渠沿线多处污水口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河道污染,影响周边环境的问题,石景山区已经拿出了具体的整治方案。
石景山区市政市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高井排洪渠为雨污混排渠道,沿线没有市政管线,两侧及上游居民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沟道内,导致这个排洪渠在非汛期基本为污水渠,严重影响周边环境。为了能够使排入河道的污水进入市政干管,石景山区市政市容委正在积极推进五里坨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的完善工程,将市政干管未涉及到的污水口全部纳入市政干管,再收集进入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并消纳。高井排洪渠沿线将铺设管道,将沿线70多个排污口内的污水截留进市政管网。工程将铺设污水管网3159米,检查井194座。目前该工程已正式开工建设,总工期4个月,计划2013年7月完成截污管线的建设任务。
万斤活鱼净化水质
为了贯彻市环境大会的精神,净化水质,昨天,丰台区花乡看丹郊野公园雨水收集湖首次放下1万斤鱼。该雨洪利用工程面积近30亩,可收集1.4万平方公里的雨水,蓄水9000立方米。据介绍,雨水收集湖解决了当地排水难问题,收集的雨水可用来浇灌树木,改善了当地的空气质量,放鱼入池则可以改善水质,更好地实现再利用。
另据了解,其他各区县在市环境大会召开的当天或昨日,也纷纷召开紧急会议,落实大会精神,研究部署具体措施。(记者 闫雪静 巩峥 通讯员 华锴 姜丽均 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