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发布《2012年福建省海洋灾害公报》。
《公报》显示,2012年我省海域及五大渔场发生5次风暴潮、34次灾害性海浪和17次赤潮过程,灾情较上年总体较轻。直接经济损失22.76亿元,死亡(含失踪)11人,主要由风暴潮、海浪和赤潮造成。与2011年相比较,风暴潮和海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所下降,人员伤亡也减少,赤潮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上升。
在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方面,监测显示,长乐市漳港镇存在严重海水入侵,入侵程度较去年有所上升;泉州市泉港区存在轻度海水入侵,入侵程度较去年有所下降;漳浦县旧镇和霞美镇存在严重海水入侵,入侵程度较去年有所下降;漳浦县旧镇和霞美镇存在土壤盐渍化,盐渍化程度较去年有所下降。
《公报》显示我省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2012年,由省海洋与渔业厅历经3年核定的全省沿海33个岸段四色警戒潮位值,经省政府批准公布,我省成为全国首个完成警戒潮位核定工作的省份。针对新核定的警戒潮位值,先后组织修订了《福建省渔业防台风应急预案》、《福建省风暴潮灾害应急预案》、《福建省渔业船舶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同时,福建省海洋渔业安全环境保障系统投入运行,实现了省、市、县及中心渔港共计73个节点渔船管理平台的四级网络安全互联。(记者 方炜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