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周期性、季节性因素叠加影响,1月份以来,我国生猪价格明显回落。3月6日,猪粮比价跌破6∶1盈亏平衡点,截止目前已经连续4周处于盈亏平衡点以下。按照《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的规定,国家有关部门密切关注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形势,3月13日发布了预警信息,目前已经在全国20多个省份同时启动冻猪肉收储工作。
政府启动预案,开展冻猪肉收储,目的在于稳定生猪市场价格,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损害养殖户利益,缓解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充分发挥收储对稳定市场价格的作用,这次冻猪肉收储将按照“略高于市场价格”的原则确定收储底价。
从目前情况看,当前我国生猪产能偏高,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建议广大生猪养殖户根据市场价格变动情况,继续调整养殖结构,合理补栏,以避免大的亏损。
下一步,国家有关部门将继续密切关注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变动,及时评估收储效果,认真执行好调控预案,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合力,尽快恢复生猪市场供求平衡。

发展改革委加大调控力度 启动新一轮冻猪肉收储
今年以来,我国生猪价格总体呈持续下跌走势,4月中旬全国平均猪粮比价跌破6∶1的盈亏平衡点后,国家迅速启动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加强信息预警,开展冻猪肉收储,为稳定生猪市场价格发挥了积极作用。5月份以来,生猪价格下跌幅度逐渐缩窄,6、7月份企稳略升。但受生猪产能依然偏高、当前正处于消费淡季等因素影响,近期生猪价格再次出现回落迹象。 >>>详细阅读
维护养殖户利益 防止猪价大起大落
——发展改革委详解冻猪肉收储工作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 江国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4日宣布,有关部门目前正严格按照新的《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组织开展冻猪肉收储工作,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政府为何出手托市?新的调控预案有哪些主要特点?记者就此采访了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
猪肉价格“跌跌不休”
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显示,今年1月下旬以来,全国猪肉价格持续下降。另有统计表明,春节以来,北京、上海、重庆等大中城市猪肉价格下跌了两成左右,全国猪肉价格创下2011年6月以来的新低。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