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始终坚持将人才作为场县共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挥垦区农业科技人才力量强的优势,努力推进农村人才资源共育共享,带动地方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推进区域内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目前,场县共建人才共享范围已覆盖全省12个市(地)、53个县(市),涉及农业、工业、城镇及社会事业各领域。五年来,累计完成“三代”作业面积1.8亿亩,推广农业新技术和良种2.5亿亩。
垦区各单位充分利用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高产示范田等科技示范基地作为场县人才培训基地,定期邀请组织县乡农业科技人员、种植养殖户前来办班培训、参观学习。同时,选派农业科技骨干力量到各乡镇举办专业培训班,加强对乡镇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努力提高地方农民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此外,场县双方两地交通便利的接合部还建立了“两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利用管理局、农牧场“科普之冬”等活动,加快培养两地的种植养殖新技术、农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等方面人才,培育和发展了农村经纪人队伍。据了解,去年5月,由省和逊克县总投资1.4亿元的逊克场县共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正式建成,拉开了高产高效作物在高寒地带大面积种植的序幕。目前,有13名场县的大学毕业生在园区内接受培训,全程参与园区的各项工作。同时,园区每年可培训地方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近万人次。
为使场县共建人才共享走上制度化、常态化轨道,农垦总局先后成立总局场县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和负责日常事务的专设机构,并在总局党委组织部成立了“场县共建人才共享办公室”,专门负责指导协调垦区与地方市县人才共建共享工作。农垦总局先后与黑河、鸡西、绥化、鹤岗、齐齐哈尔等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实施合作共建“32111”工程,在各领域广泛深入地开展合作共建。目前,垦区9个管理局和113个农(牧)场已与省内26个市(地)、65个县(市、区)、166个乡和528个村积极开展对接,对接单位总计达819个。
场县共建人才共享让场县双方尝到了甜头,于是,除农业领域外,越来越多的内容被充实进来,使场县共建人才共享的网络越织越密。在为地方县乡重点培训农业专业人才基础上,省农垦总局进一步推动在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人才共建共享,较好地实现了“双赢”。目前,农垦牡丹江管理局党委选派3名科级以上干部,挂职鸡东县、密山市、虎林市政府副县(市)长或县(市)长助理;鸡东县、密山市、虎林市选派11名乡镇党政班子成员,挂职管理局所属11个农场场长助理。此外,农(牧)场陆续取消学校的户口限制和借读费,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垦地双方互相确定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统一挂牌、同等收费,极大方便了双方群众就医。 (刘伟康 张广民 记者 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