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12日获悉,由江西省地矿局完成并于近日通过专家评审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质灾害防治战略研究》成果指出,与往年相比,今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不会有太大变化,提醒区内各地主要应防治滑坡和崩塌。
研究成果表明,与省内地质灾害高发区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质灾害发生率相对较低,区内38个县(市、区)登记在册的已发生的各类地质灾害共2851处,直接经济损失2389万元,其中滑坡1615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56.6%,崩塌683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24%,此外还发生过少量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
相关研究人员根据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21处、次重点防治区25处、一般防治区3处,建议有关部门在加强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的同时,围绕重点区域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和隐患点分期分批治理,建立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和综合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地质灾害应急技术体系建设。(记者张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