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健康成长是大人们的心愿,残障孩子的成长更是许多人的牵挂。“六一”国际儿童节一早,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来到徐汇区博爱儿童康健园,看望正在这里进行康复教育训练的残障孩子,向辛勤付出的老师和志愿者们致敬。
“伯伯好,我六岁了!”一个正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小男孩展现出灿烂的笑容。一般人难以想象,这孩子能够说出一句完整的话,需要多少艰辛的付出。博爱儿童康健园是一家民办非营利残障儿童康复机构,专门服务脑瘫、自闭症、唐氏综合征等特殊儿童。在一楼感觉综合教室里,孩子们快乐地打篮球、荡秋千、滑滑板,老师和志愿者守护在他们身边,一对一进行指导训练,大声为他们加油鼓劲。
康健园园长高亚莉告诉韩正和尹弘等市领导,这里的老师都有特殊教育专业背景,每个孩子都需要有针对性的康复教育训练。“每个孩子都是一对一训练吗?”韩正问,高亚莉介绍说,每个孩子都有一对一的训练,同时还有训练孩子与社会沟通能力的小组练习。在博爱儿童康健园,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单独课表和综合课表,每天的课程有个训、语训、多感官训练、潜能训练、感觉统筹训练、小组训练等10多项,40多位老师和志愿者为此必须尽心尽力照顾每一个孩子。
了解了全园的工作,韩正十分感动。他对园长和年轻的老师们说:“为了残障孩子的健康成长,你们要比一般学校的老师付出更多心血和汗水,很不容易,大家辛苦了,向你们致敬!”志愿者小吕是康健园的“编外”老师,从大四开始,他就常常来到这里参加志愿服务,毕业之后坚持利用周末时间前来,对这里的孩子和这份志愿者工作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韩正紧紧握住小吕的手说:“谢谢你!”
二楼教室里,孩子们正在做小组训练游戏,年轻的老师们抱着孩子,耐心地帮助他们加入集体交流。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快乐地跑来跑去,他突然紧紧地抱住韩正,又拉着大人们的手玩耍,开心地笑着。韩正紧紧地拥抱这些孩子,为他们送上一盒盒玩具,祝他们节日快乐。
临行前,韩正再三叮嘱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残障孩子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更多关爱和帮助。民间残障服务机构的运行主要靠社会爱心捐助和残障孩子家长们交的学费,和政府福利机构相比,民间机构更加不容易。市、区、街道各级部门要全力支持,提供固定的帮助,形成一定的机制,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拜托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