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自市级层面,下至村民小组,在辽宁省,这样一张涵盖了多个层级、覆盖全省、同步发挥作用的食品安全监管网正在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张食品安全监管网中,我省将最基层的“村民组(居民小区)”这一层级纳入进来,并在这个最小单元里专设“望员”,拓宽监管部门的视线范围,将食品安全监管触角延伸至基层。
沈阳市东陵区(浑南新区)嘉华社区工作人员马进就是一位“望员”。从2011年起,身为社区安全员、综治干事的他又多了一重身份——助理检查员。 “除了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定期到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看看外,还要紧盯着辖区里有没有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一旦发现,及时报告。 ”马进说。目前,在我省像马进一样的助理检查员共有4万余名,城市居民小区以及偏远的农村村民小组,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助理检查员不仅让信息上下传达更顺畅,更重要的是,他们让多个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基层有了“可以跑动的腿”。
“助理检查员就在当地工作,他熟悉辖区情况,哪家企业有问题,他能第一个发现,并尽快上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负责组织协调食品安全监管的沈阳市东陵区 (浑南新区)食安办副主任杨长宏说,实践证明,多个职能部门共用一个助理检查员,不仅节省人力物力,而且效果很好。
涵盖了村民组(居民小区)、村(社区)、乡(镇、街道)、县(市)区、市的5个层级的食品安全监管网正日臻完善。
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前,省内全部乡(镇、街道)及乡(镇、街道)2/3以上的村(社区)、1/5的村民组(居民小区)都将达到食品安全工作基本标准,也就是说,在基层,将会看到越来越多助理检查员的身影。 “预计到 ‘十二五’末,这张大网将全面建设完毕。 ”省食品安全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王天宇给出了时间表。
记者了解到,在敲定框架、制定标准同时,我省还针对这种多层级模式出台了考核办法,推动这张食品安全监管大网发挥最大效用。(记者 朱忠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