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中国信息报系列评论:撬动改革杠杆 繁育生态文明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7月01日 09时44分   来源:统计局网站

撬动改革杠杆 繁育生态文明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系列评论之三
中国信息报特约评论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凝聚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美好环境的新期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随着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仍然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已经成为新的基本国情,成为发展的“短板”。 要打破这一瓶颈制约,彻底扭转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动员全社会力量,深入持续地建设美丽中国。

    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通过广泛的宣传,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成为评价人们行为的核心价值,引导人们行为的道德准则。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我们从事日常生活,开展生产劳动,都要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行动准则。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加快建立科学有效开发国土资源的良好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从总体上改变我国资源消费代价低、使用效率低的状况,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快制定和落实扶持政策,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极为期盼的民生福祉,是政府要始终予以确保的公共服务。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继续完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强化约束各级政府的施政行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改变环境违法成本低的现状。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权责利,建立健全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的制度。强化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监管职能,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能力,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把政府该管的事管好。

    要加快建立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完善反映生态文明要求的相关统计指标体系,加大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引导力度,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对破坏生态建设和加剧环境污染的问责力度。

    生态文明建设是异常复杂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有力有序推进相关配套改革,从根本上推动传统发展理念、经济行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加快建成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

 
 
 相关链接
· 中国信息报评论员文章:努力开创依法统计新局面
· 马建堂看望中国信息报和全国人口普查网干部职工
· 马建堂要求:务求实效 努力把中国信息报办得更好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