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统计部际联席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8月6日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12年部门服务业统计工作情况,通报了近两年来《部门服务业财务统计报表制度》的执行情况,审议通过了新的服务业统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成员名单和《服务业统计部际协调机制工作办法》。服务业统计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主持会议并讲话,37个服务业统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其他承担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部门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服务业统计发展改革的攻坚之年。国家统计局正式印发了《部门服务业财务统计报表制度(试行)》;研究发布了《“十二五”时期服务业统计改革与发展规划》;研究拟订了《服务业统计部际协调机制工作办法》。
会议认为,《部门服务业财务统计报表制度》的正式建立,统一规范了各部门的财务统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科学、统一、全面、协调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的重大举措,是部门服务业统计工作的一个里程碑,也是部门协同合作的一个范例。近两年来,实施制度单位从大局出发,充分利用部门财务制度这个纽带,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有力推进了部门服务业统计制度建设。
服务业统计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客观要求,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要手段,是准确反映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举措,是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服务业统计的各项重要指示的重大举措,是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的迫切要求。
马建堂强调,要从以下七个方面推进服务业统计工作:一是继续按照国务院关于服务业统计的职责分工,认真贯彻实施《部门服务业财务统计报表制度》,加强对部门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研究。二是加大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力度。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为契机,国家统计局要牵头与有关部门共建、共享基本单位名录库。三是进一步规范、健全服务业相关分类标准和指标体系。统计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合作,加大对各类新型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的研究力度。四是进一步加大服务业统计数据交换、共享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式,更好地满足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需要。五是狠抓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加强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为服务业大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科学可靠的统计支撑。六是充分发挥服务业统计部际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的重要作用。按照本次会议通过的《服务业统计部际协调机制工作办法》,进一步加强部门间工作层面的沟通协调与合作交流。七是进一步加强部门服务业统计力量。
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李强通报了《部门服务业财务统计报表制度》的执行情况和下一阶段工作设想。各成员单位分别围绕部门服务业统计工作的进展情况、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进行了讨论,并对如何完善服务业统计、加强部际沟通协调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鲜祖德与有关业务司负责人列席会议。
据悉,服务业统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的精神于2007年1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建立的,旨在尽快建立科学、统一、全面、协调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增进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前三次全体会议分别于2007年12月、2010年11月以及2012年2月份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