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记者从陕西省气象局了解到,2013年总体看,秋粮年景不错,秋粮作物长势良好,优于去年。
今年秋粮生长期陕西省降水普遍充沛,水热资源匹配较好,其间虽然出现了局地洪涝、冰雹、干旱等灾害,但总体利于秋粮产量的形成。
春播作物生长期雨量充沛,为1961年来仅次于1998年的第二丰水年。4月11日~8月15日,春播作物生长期,全省平均降雨量456毫米,与常年相比偏多33%,与去年相比偏多37%,特别是往年干旱少雨的全省秋粮主产区(陕北及渭北区域)异常偏多,为全省秋粮的高产奠定了基础。
夏播前关中降雨偏多,底墒充足,有利播种出苗。夏播期(6月上、中旬)除关中北部有轻到中度干旱外,关中大部、陕南土壤墒情均在60%以上,墒情充足。夏播期良好的墒情对旱塬地区扩大播种面积、实施“以秋补夏”非常有利,为提高全省秋粮产量创造了先决条件。
夏播玉米拔节~吐丝灌浆期(7月11日到8月15日)降雨量,较常年偏多31%。今年夏播区未出现明显伏旱是关中、陕南秋粮长势良好的主要原因。
秋粮生长期虽然陕北降水偏多,局部冰雹、洪涝灾害发生频繁,局部地区秋粮绝收,但对全省秋粮产量无较大不利影响。
当前农业气象条件基本适宜秋粮后期成熟,后期需重点防御早霜冻及强对流天气对千粒重的影响。眼下陕西省秋粮主产区水热资源匹配较好,基本适宜秋粮的后期灌浆成熟,仅关中东部有轻度的干旱发生。
专家建议:陕北地区秋粮作物发育迟缓的田块,要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加快生长发育速度,避免后期早霜冻对产量的影响;玉米生长期,伴有大风的阵发性降水较多,易引起农田积水、玉米倒伏,应加强中耕培土工作和排涝工作,防止倒伏影响产量;目前关中东部有轻度干旱,生产中应注意干旱缺墒对籽粒灌浆成熟的影响。(记者:郭军 通讯员:高茂盛 李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