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陕西厚重多彩的旅游资源,加快建设旅游强省,这既是建设“三个陕西”、实现陕西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旅游人的艰巨使命。建设旅游强省,就是要推进依法兴旅、依法治旅,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陕西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使旅游业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平台。
一、关于增强综合竞争力问题。发展旅游业从本质讲就是在做卖点,游客到这里来消费什么、如何延长消费时间、怎么实现满意消费,这要作为谋划、考量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点。我们必须加强创新,占领市场,引领需求。
第一,要优化产品体系,让国内外游客渴望畅游陕西。一方面,要做精做深人文旅游产品。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另一方面,要依托陕南、关中、陕北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把“美丽陕西”变成令人心旷神怡的旅游产品。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大秦岭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建设战略,推动成立省级统筹协调机构,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要牢固树立抓产业必须抓项目的理念。全省旅游项目建设总体架构是实施提档升级八大工程,抓好项目的策划包装和招商引资,集中力量做好5个5A级景区、50个4A级景区创建工作。
第二,锤炼陕西旅游服务品质,让陕西成为引领旅游行业标准的地方。要在全行业大力推行对标管理,争取用两年时间使绝大部分A级景区、星级饭店和旅行社实现管理和服务标准化,培育一批旅游示范企业。要加强动态管理,对管理和服务水平差的景区、饭店、旅行社进行通报和限期整改,建立市场退出机制。采取综合整治措施,下功夫解决好旅游市场突出问题。制定实施“旅游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省市区和企业分级抓好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工作,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第三,壮大市场主体,让旅游企业迸发新活力。制定政策措施,引导旅游企业转变经营方式,鼓励外资和民营资本投资旅游业,培育一批有带动作用的旅游企业(集团),大力扶持一批中小旅游企业,形成骨干企业主导、中小企业配套的旅游企业架构,增强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关于构建旅游发展大格局问题。大产业离不开大格局支撑。一要推进全省三大旅游板块和各市区协调发展。关中、陕北、陕南和各市区旅游资源禀赋不同,各自特色不同,发展阶段和水平不同,都是陕西旅游的重要支撑力量。省旅游局在规划指导、项目建设和宣传促销等方面统筹考虑,支持三大板块和各市区共同发展。二要推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当前,要通过我们加强联系协调、合作办活动、共同开发项目等,促成融合发展。三要推进旅游产业链建设。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每个都是一个行业,要注重各要素的协调发展。在住方面,要调整饭店业结构,注重发展符合大众化旅游需求的经济型饭店。在购方面,抓好旅游商品的创意设计、产业化生产,体现陕西文化元素和特色,真正抓成一个大产业。在行方面,协调搞好配套建设,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进出旅游目的地的便捷性。四要推进依法兴旅的举措落到实处。抓住贯彻实施旅游法、依法兴旅的机遇,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推动政府履行法定职责,发挥好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等机构的作用,及时研究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争取在项目资金、经费、编制机构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
三、关于打造陕西旅游品牌问题。一是下功夫打造精品线路。要在加大旅游产品开发的同时,按照彰显旅游精华、满足客源需求、延长消费时间的原则,增强线路的文化力、亲和力、竞争力,加快培育形成陕西的旅游品牌体系。二是提高宣传促销的针对性、有效性。要围绕推广旅游品牌形象和精品线路开展促销。在宣传方式上,要继续举办好有特色的展销会和推介会,制作高质量的旅游宣传品。在宣传分工上,省上统筹全省旅游产品,搞好整体策划,主要抓好陕西旅游形象推广。在宣传活动上,总的原则是,精简节俭,突出特色,注重效果。要把“秦岭与黄河的对话”培育成陕西旅游品牌活动,一年一个主题,不断提升活动参加范围和层次。三是把推动文明旅游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要通过宣传引导、落实管理责任、严格合同约束、搞好行前集中教育等措施,维护陕西组团出境旅游良好形象。
四、关于实施旅游惠民问题。一是让普通群众享受到旅游的快乐。转变门票经济发展模式,把惠及当地群众与惠及游客结合起来。要探索研究“陕西人游陕西”优惠政策,明年策划开展“爱旅游、爱生活、爱陕西”旅游惠民系列活动。二是让当地群众通过旅游业就业增收。研究政策和措施,支持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开发旅游商品等,建立乡村旅游合作社。探索建立让当地群众分享旅游经营收益机制,引导、扶持当地群众在景区内从事住宿、餐饮、旅游商品销售等经营活动。
此外,要加强旅游经济运行跟踪研判。各市区要研究建立旅游重点项目统计制度、旅游就业和从业人员收入统计制度。要针对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有效措施,推动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