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海洋局公布西太平洋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结果(六)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10月10日 10时23分   来源:海洋局网站

    为积极应对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对我国管辖海域及西太平洋海洋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在2011-2012年四个监测航次工作的基础上,国家海洋局于2013年4月24日至6月2日组织开展了2013年度西太平洋海洋环境放射性第一航次监测工作(总第五航次),重点对日本福岛东南方向西太平洋公海海域及我国台湾南部海域海洋大气、海水、海洋生物、海洋沉积物实施监测,航次历时40天,航程共计7400余海里。

    监测显示,日本福岛东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海水中铯-137、铯-134和锶-90以及巴特柔鱼(鱿鱼)中铯-134、银-110m、锶-90的活度水平较2012年有所上升,该海域仍受到核泄漏事故显著影响。我国管辖海域尚未受到核泄漏事故影响。

    ——海洋大气

    海洋大气放射性监测结果未发现异常。

    ——海水

    日本福岛东南方向西太平洋海域48%的海水样品中检出了正常情况下海水中无法检出的放射性核素铯-134,74%的海水样品中检出了铯-137,全部海水样品中均检出了锶-90。此外,57%的海水样品中的铯-137活度以及36%的海水样品中的锶-90活度明显超出核泄漏前日本近岸海域背景水平。

    我国台湾南部海域海水样品中铯-137和锶-90活度水平处于我国海域本底范围以内,全部样品均未检出铯-134。

    ——海洋生物

    在日本福岛东南方向西太平洋海域捕获巴特柔鱼(鱿鱼)样品中,73.3%的样品检出了事故前未能检出的银-110m。样品中铯-134、银-110m、锶-90的活度水平较2012年第二航次有所上升,显著高于核事故前(2010年)。此外,在该海域捕获的大青鲨、鲯鳅样品中均检测出不同活度的铯-134、铯-137、锶-90和银-110m。

    ——海洋沉积物

    全部海洋沉积物样品中均未检测出铯-134、铯-137、银-110m、钴-58、钴-60等放射性核素。

 
 
 相关链接
· 海洋局召开党组会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 海洋局:中国海警编队10月1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 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向南极考察站队员致国庆节问候
· 海洋局:中国海警编队27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 海洋局党组再次召开座谈会虚心问诊把脉"四风"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