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绿色引擎”驱动沈阳铁西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10月28日 09时04分   来源:辽宁日报

    10月22日,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正式通过国家验收。以此为标志,沈阳市铁西区以“绿色引擎”驱动经济社会全面升级的探索实践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和肯定。专家组认为,铁西区为全国老工业基地转型和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应该进一步建设成为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的示范基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而一个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逾2630亿元、堪称国内工业企业最为密集的地区,该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在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取得巨大成果基础上,沈阳市提出以铁西区为“主战场”,实施大企业总部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生活服务区“三大建设”,推动沈阳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以此为突破口,铁西区迈上了产业、环境、文化、民生建设全面升级的全新征程。

    事实上,铁西区从改造振兴到如今的全面升级,始终走的就是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320多户工业企业在从铁西老城区搬至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过程中完成系统性升级改造;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配套与成套能力,区域内搭建起良好的产业“生态链”;打破重大装备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低端、研发设计和销售环节受制于人的局面,不断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力,先后建成国家及省市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106个,“铁西制造”加速向“铁西智造”、“铁西创造”跨越。

    将环保理念融入到产业体系、区域功能、绿地系统等全领域,是铁西区启动升级发展“绿色引擎”的又一创新实践。 3年来,铁西区实施清洁生产方案840项,节水500多万吨,节电4200万千瓦时,节约天然气100余万立方米,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900余吨;沈阳机床、贝卡尔特等重点用能企业投入资金1.4亿元,实施节能技术改造62项;十余家企业建成中水回用设施;60余台高耗能机电设备全部淘汰。同时,随着现代建筑产业的蓬勃发展,昔日尘土飞扬的施工现场,正越来越多地被“搭积木”般的“游戏过程”所取代。

    目前,开发区内主干道的天然气管网建设工程已经全部完成,10家企业开展了锅炉“煤改气”工作,拆除工业燃煤锅炉16台;10平方公里的浑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和30万平方米细河生态湿地建设工程全面完成;区域绿化覆盖率达到4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平方米……让铁西世界级“工业丛林”浸润于蓝天碧水之间,已经从构想走进了现实。 (记者张艾阳 金晓玲)

 
 
 相关链接
· 辽宁开放一类口岸全部通过核心能力建设考核验收
· 辽宁发放居民健康卡近20万张 明年将加快发卡速度
· 推进民生工程 辽宁省向社会作出10项公开承诺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