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民政部网站消息,10月我国自然灾害以台风灾害为主,地震、干旱、风雹、低温冷冻、雪灾、滑坡、风暴潮、森林火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313.9万人次受灾,灾情较2012年同期明显偏重。近日,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统计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保监会、海洋局、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对2013年10月全国灾情进行了会商分析。
总体来看,10月自然灾害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秋台“菲特”重创浙江,灾害损失近十年最高。今年第23号强台风“菲特”于10月7日登陆福建,是2001年以来10月登陆我国大陆地区强度最强的台风。登陆时恰逢天文大潮,浙江龙港、鳌江、石砰潮位站均出现了300厘米以上的过程最大增水。浙江、福建共计17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浙江甬江支流姚江发生超历史记录洪水。受“菲特”台风引发的暴雨洪涝、风暴潮和地质灾害影响,浙江、福建、上海、江苏4省(直辖市)1200多万人受灾,其中浙江省灾害损失最为严重,各项灾情指标均占“菲特”总损失的8成以上,尤其是宁波余姚市主城区70%以上地区被淹,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受损,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与近十年同期相比,今年10月台风灾害造成的倒损房屋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均位列第一,死亡、失踪人口仅次于2005年。
二是中强震活动集中,西藏遭受雪灾影响。10月,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3次,集中发生在吉林省。10月中旬,受孟加拉湾超级气旋风暴“费林”外围云系影响,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南部出现暴雪,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卡达乡附近部分游客被困。
三是部分冬麦播种因旱受阻,雾霾天气影响中东部。10月上中旬,华北西南部、黄淮西北部及陕西南部降水持续偏少,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省出现秋旱,影响冬小麦适时播种。10月底,北方冬麦区出现明显降水过程,部分地区旱情得到缓和。10月份,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1961年以来最多,其中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均为历史同期最多。10月22日,东北地区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导致城市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对交通运输造成较大影响。
四是林业生物灾害呈下降趋势,森林火灾人员伤亡较重。10月,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222千公顷,同比下降41%,但鼠兔害发生面积58千公顷,同比上升22.1%;全国发生森林火灾188起,主要发生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