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青海省支持“三农”力度加大 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12月03日 09时45分   来源:青海省人民政府网站

    今年以来,青海省坚持民生优先,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力促农村居民增收。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日前发布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前三季度,青海省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稳步增长,生活质量日益改善。

    综观影响青海省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工资性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危房改造、奖励性住房、高速公路、省级公路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加、县域内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等用工需求量加大,为青海省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多就近打零工、散工劳务机会,同时租用了农户大量车辆设备,拉动农村居民收入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对农民工监测调查,今年三季度全省农村外出从业人数占农村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4.4%,比上年同期提高17.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026.26元,同比增长15.06%。工资性收入对现金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达37.31%,拉动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长5.93个百分点。

    农畜产品出售价格高位运行,助推农村居民第一产业增收。今年以来,青海省种植业生产稳中略增,畜牧业生产出栏增大,产量增加,价格坚挺,确保了农村居民从第一产业得到的现金收入加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对农产品生产价格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农产品价格上涨11.28%,其中马铃薯、虫草、菜羊、肉牛、奶类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7.96%、16.04%、13.38%、30.54%和11.13%。前三季度,青海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人均现金收入1498.29元,同比增长12.73%,对现金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为23.81%,拉动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长3.79个百分点。

    非农产业成为农村居民增收的有力支撑。随着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不断深入,县域经济发展提速,农村创业环境改善,同时各级政府大力扶持农村第三产业与农牧民自主创业,有效带动农牧民非农务工收入增加。尤其是各地突出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了农牧民扩大就业。

    调查显示,前三季度,青海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三产业人均现金收入571.32元,同比增长36.59%,对现金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为21.53%,拉动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长3.42个百分点。

    财产性收入加快增长。受农村土地转包、农业合作社规模扩大以及国家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政策影响,青海省农牧民出租农机具及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业合作社入股分红收入不断增加。

    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133.28元,同比增长38.02%,对现金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为5.17%,拉动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长0.82个百分点。

    支农惠民政策落实到位,转移性收入较快增长。今年以来,青海省加大支持“三农”力度,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推广补贴、支农资金额度、医保、农村基本养老等政策性补助标准有所提高。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883.24元,同比增长11.05%,对现金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为12.37%,拉动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长1.97个百分点。在转移性收入中,各项惠农补贴收入人均698.2元,同比增长8.64%。

 
 
 相关链接
· 青海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和取暖费补助提标
· 青海:十五个重大产业基地推动工业经济升级转型
· 青海全面展开输油输气及市政管网安全运行大检查
· 青海高原首例“试管羊”培育成功
· 青海旅游2013年揽金达156.06亿元 提前完成目标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