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君和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在呼和浩特举行会谈。
王君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对白春礼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对中科院长期以来对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技事业发展给予的巨大帮助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王君指出,当前,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对科技的需求日益凸显。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确定的“8337”发展思路,内蒙古将建成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和北方的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急需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中科院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具有深厚的高新技术积累。可以说,内蒙古与中科院的合作是典型的“一拍即合”,合作潜力巨大,合作前景广阔。
王君强调,希望中科院能在内蒙古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中进一步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为内蒙古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将继续对中科院在内蒙古的科研工作给予大力支持,不断推动双方合作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白春礼对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长期以来对中科院的关心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白春礼说,中国科学院与内蒙古自治区长期以来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以重大项目为切入点、以合作共建平台载体为抓手,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煤化工等领域均取得了积极进展。据不完全统计,2006至2012年,中科院共308项技术成果转移至自治区有关企业,累计产生了182亿元的经济效益。
白春礼说,创新发展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8337”发展思路是自治区党委作出的重大科学决策,是对内蒙古自治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学发展的整体谋划,内涵丰富,既有全面性,也有系统性,体现了自治区党委与时俱进、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负责精神。
白春礼说,在自治区科技厅与中科院北京分院同志们密切合作的基础上,院区双方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对未来的合作领域与主要任务进行了细致科学的规划和梳理,完成了《院区合作“一二六”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明确了院区合作的定位、两个重点突破项目和六个重点培育项目。他就全面推进中科院与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合作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继续加强双方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合理开发方面的全面合作。二是进一步关注新能源、煤化工等领域的科技合作重大项目在内蒙古落地和持续发展。三是推动稀土新材料研究工作,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科院将有效整合全院相关科研力量,推动双方合作不断深化,力争取得更多成果。
白春礼指出,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实现中国梦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强大的经济实力离不开有效的科技支撑。中科院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将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勇担历史重任,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科院时提出的“四个率先”的高标准严格要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为内蒙古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实施,为自治区各族人民建设美好幸福的生活做出积极贡献。
在座谈会上,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厅长李秉荣就院区双方共建平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煤化工等方面的合作进展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进行了汇报。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白向群和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何岩出席了座谈会,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中科院办公厅(党组办)、科技促进与发展局、科学传播局、北京分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见。
12月21日上午,白春礼在内蒙古党政新区会议中心为自治区党政领导作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报告。21日下午,白春礼专程前往包头市,实地考察了包头稀土研究院、稀宝博为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和包头市金杰稀土纳米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