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型的灯光舞美装置,没有迷幻炫彩的霓虹彩灯;没有明星,以全民健身展示代替大型文艺表演……第十二届全运会开闭幕式上的一系列开创新风举措,给全国观众和参赛运动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让全运会接近自然、回归体育、全民参与的办赛理念指导下,十二运举办方处处精打细算,压缩开支,运行经费预计比原计划压缩78%左右。辽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组织研究,多次带队赴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汇报、会商,反复细化方案,精打细算,压缩开支,切实把节俭办会作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际行动,贯穿于十二运筹办工作始终。
场馆建设资金是全运会资金支出的重头,怎样才能既节省资金,又能确保赛事之需?为此,十二运组委会打破惯例,结合辽宁实际,确立了科学合理、保障比赛、持续利用的原则,尽可能利用现有场馆,坚持能利用的不改建,能改建的不新建,能简修的不大修,能临建的不搞永久建设。十二运比赛、训练场馆,由上届的129个减为117个,在25个新建场馆中,9个建在大学,6个建在没有体育场馆的城市,纯粹为全运会新建的只有10个,占场馆总数的8.5%。十二运比赛项目主要在沈阳,而沈阳在筹备北京奥运会沈阳赛区比赛时就通过搬迁新建了“一场三馆”,大大地节省了开支;十二运主要场馆建在大学,较好地解决了后期利用问题。
节俭体现在方方面面。继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后,十二运举办方首次将开闭幕式调整到白天举行,并将开幕式、闭幕式总时长分别定为120分钟、60分钟,比以往大幅压缩。同时,除传统的代表团入场、体育仪式程序外,展示部分全部由大学生和群众体育爱好者完成。
与此同时,十二运大幅缩小火炬传递范围,严格控制赛会规模。十一运,火炬在31个省(区、市)和港澳地区传递。本届原计划在举办过全运会的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等5省市传递,后调整为只在辽宁省内传递,点火仪式也在省内举行。同时十二运的比赛大项由上届的33个减为31个,小项由362个减为350个,参赛单位由46个减少到38个,总参赛运动员数量由上届全运会的1.1万人压缩到9500人,减少1500人;教练员和裁判员减少到500多人,邀请新闻记者不超过2000人。为严格控制经费支出,不仅用吉祥物代替鲜花颁奖,赛事所需设备坚持能借的就不租、能租的就不买,而且在十二运结束后,还取消了总结表彰活动。
以往,与全运会相关的活动和接待工作,名目繁多,耗神费力。为此,十二运组委会删繁就简,取消了以往举办的体育科学大会、各省体育成就展、体育摄影展、集邮展,压缩体育美术展规模,合并组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两项表彰活动,时间压缩为3天,人数控制在650人以内。
同时减少各种观摩活动,不再邀请承办过全运会的省市和中央国家机关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开闭幕式、观摩等。除国家体育总局邀请的外宾外,只邀请7个外国驻沈阳总领事馆的人员观摩开幕式,邀请总人数比上届减少了一半。
在接待上,取消了以往例行的欢迎、答谢宴会,一律安排自助餐并注意节俭。不赠送各类纪念品或土特产,不安排超规格套房,不封路并减少交通管制。
为了确保资金安全,十二运实行全程监督审计,对场馆建设、器材设备、配套设施实行严格的招投标和采购制度。对大额资金使用、市场开发、赞助捐赠物资管理等重点部位、关键环节一律实行跟踪审计和全过程监督。(记者 姜义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