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婴幼儿接种疫苗应更便利
现在一些地方针对流动人口,有的要求必须办理居住证、暂住证,满一定时间才能让孩子接种疫苗;有的则要求必须在父母户籍地办好接种证才能接种等等。基于对婴幼儿健康保障的需要,希望能改变这种政策。
异地献血本地不认,地区限制能否打破?
我在南宁市时为了救一个小孩子去献血了,但当我爷爷生病住院需要血时,桂林的献血中心却说不是一个市的,献血证不能用。能不能改变一下献血者地区限制制度?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但每次献血完却只能在本地市里被承认。
能否为慢性病老人延长开药周期
现在医院只能开半个月的药,但我觉得,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病情稳定的,应该给开一至两个月的药。很多老年人,子女不在身边,一个月跑两次医院实在太麻烦,既浪费医疗资源,又增加了保费开支。
建议建立农村大病保险补助机制
虽然现在医疗水平显著上升,但是对部分地区的农村群众来说,得了大病,由于经济问题,不仅可能得不到有效治疗,并且有的会负债累累。希望能进一步优化农村大病保险补助机制,尽快改善亿万农民的生活品质。
增加对农村中年人体检
我出生在农村,近几年来发现50岁左右的中年人癌症确诊人数增加,而且是晚期,咱们现在的医疗保险确实可以报销一部分,但是农村人口几乎不体检,前期发现不了重大疾病,希望国家加大对农村人口体检的力度。
进一步完善新生儿缺陷和残疾防控体系
有些新生儿一出生就有生理缺陷,有些甚至是残疾,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完善覆盖全社会的一整套新生儿缺陷和残疾防控体系,从各方面加强监管,最大程度地降低缺陷和残疾新生儿数量,造福人民,提高整体人口素质。谢谢。
现在一些物美价廉的常见药很容易买不到
一些慢性病用药往往买不到,群众对此意见较大,例如小孩吃的盖笛欣,好长一段时间买不到,个别有卖的价格贵了一倍多。由于药品配送不及时,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时会出现短期药品现象,影响病人治疗。
建议全国医疗资源流动起来,造福人民
好的医疗资源如医疗专家、好的医疗设备多数集中在城市里,特别是大城市里,基层农村,特别是偏僻基层农村很难享有。建议相关政府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建立定期全国巡诊制度,让好的医疗资源流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