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政府不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09月13日   来源:新华社

  目前,我国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3%增加到26%。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政府对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社会治理水平也日益提高。

  记者从13日召开的第二届中欧政府管理高层论坛上了解到,我国用于各项社会事业的开支从1978年的147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6469亿元,增幅为44倍。2004年,仅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事业的支出就达987亿元,比2003年增长15.5%,此外还投入国债资金147亿元用于社会事业发展。

  在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的同时,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也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城镇基本建立了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64亿、1.06亿、1.24亿。

  政府扶贫政策取得了显著成就,城市低保、社会救助水平也都有了明显提高。据了解,我国农村贫困人员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2.5亿减少到2610万。从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以来,截至2004年底,有2205万城镇居民领取到最低生活保障金,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近来,我国沿海地区连续遭受强台风袭击。但由于组织有序,措施得力,没有造成太大的人员伤亡。这说明中国各级政府有很强的应急管理能力。”正如同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陈福今所说的那样,我国的社会救助水平也在不断提高。2004年,中央下拨救灾补助资金32亿元,转移安置群众611万,救助人数达6800万人次,保证了受灾群众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

  据了解,目前我国建立健全了包括国家总体应急预案、25件专项预案、80件部门预案共计106件的全国应急预案体系,有效提高了各级政府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能力。(记者 李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