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大面积推广棉花机械采摘在新疆获得成功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0月1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石河子10月14日电(潘莹)我国面积最大的棉花产区新疆,正悄悄经历着“植棉史上的一次革命”,农业科研工作者和企业通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尝试,终于在石河子垦区将可供机械采摘的棉花面积突破50万亩,占到当地棉花总种植面积的近三分之一,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大面积推广棉花机械采摘。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垦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今年,当地共种植棉花170万亩,其中可供机械采摘的棉花面积达到54.7万亩。有100台进口采棉机投入到棉花采摘大会战中,截至10月10日,机械采收棉花面积达27.67万亩,收获籽棉8万吨,采净率达90%以上。

  “机械采棉技术带来的变革将对农业今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师长、石河子市市长余继志对这项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前景非常看好。他算了这样一笔账:实行机械采棉前,1名农工可负责40亩棉田,创收约8000元人民币;用机械采棉后,1名农工可负责150-200亩棉田,收入增长至15000-20000元。

  对于机械采棉采摘不净、浪费严重的问题,余继志说,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实践和对配套技术的改良,目前机采棉的质量与人工采摘的棉花没有明显差异,其综合质量指标已达到现行棉花等级的“二级”以上,内在品质达到一级标准。

  新疆棉花总产量、单产和品质等方面都名列全国第一。在这样一个产棉大区,每逢秋季棉花收获时节,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需大批的季节性劳动力“拾花工”。统计数据显示,新疆每年从内地雇请的拾花民工就达40万-90万人,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年为此支付的人工费就高达12亿元。在新疆的棉田里,采棉机的优势十分明显。来自推广机械采棉地区的数据显示,在高峰期,一台采棉机日采籽棉超过4万公斤,相当于1000个“拾花工”的劳动量。新疆农科院农机化所的有关专家指出,一般情况下,一台采棉机可顶600个拾花工。目前,新疆已拥有采棉机240多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