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丛式井开采

图:我国陆上第一口油井。李华栋摄
破解世界级难题
延长石油是目前中国石油的百年“老字号”企业。来自延安市政府的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企业(包括各钻采公司)共生产原油同比净增30.14%,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全局发展史新高,居全国第六位。
延长石油目前在鄂尔多斯盆地所拥有的油田均属典型的特低渗油藏,其中0.4毫米以下的超低渗透率居多,举世罕见,密度极大的含油层有“青石板”、“磨刀石”之称,属于世界级开采难题。企业能取得这样的佳绩得益于两大举措:
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能源综合利用和技术改造。他们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探索特低渗油田开发的新路子,注水开发、物化探、定向斜井、水平井、加密井混相驱油等许多适合陕北特低渗油田的工艺,都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反九点”注水开发模式,不仅有利于对油藏的高效开发、原油的管道集输、油井的规范管理和后期改造,而且投资小、占地少,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皆非常显著。
记者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全局已建成注水站32座,注水井达到2100多口。在此基础上,他们又积极探索污水回注新途径,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补充了地层能量,使全局的油田采收率上升到了20%—30%,资源利用率也由过去的60%增长到90%以上。
二是注重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地把勘探作为油田建设的第一要务。他们实施了以延安为轴心的东扩、西进、南下、北上的大勘探战略,在鄂尔多斯盆地先后发现了12个油田,取得了区域勘探和扩边勘探并举的喜人局面。据悉,延长石油目前在陕西、甘肃、内蒙古、江西等地所拥有的资源总面积突破10万平方公里,所探明的地质储量在全国上升到第10位。
据业内专家说,我国的油田特点是大多属于低渗透油田,因此总结延长油矿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今后的石油工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延长石油的贡献
“延长石油”是我国最老的地方石油企业,也是解放前革命根据地惟一的油田,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过贡献,被誉为“功臣油矿”。
2004年8月5日至8日,中国石油学会在延安市召开了“延长油矿特低渗透油田百年发展座谈会”,记者亲身感受到了专家们的欣喜,这个老“功臣油矿”主要有两大功劳:
一是产量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延长石油飞跃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油田年产量一直徘徊在1万~2万吨,1990年的原油产量达到40万吨,“八五”期间平均年产量上升到60万吨,“九五”期间平均年产量达到165万吨,2003年包括各钻采公司在内的原油总产量为561万吨,2004年达到720万吨。经过近14年的发展,“延长石油”原油产量年增长率高达120%,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而且它的后备资源丰富,有进一步发展和稳产的资源基础。
二是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来自陕西省政府的统计表明,延长石油的勘探开发给贫困落后地区带来了巨大效益,使陕北11个国家级贫困县提前脱贫,石油工业为地方提供的财政收入比例可观:延安占到81%,榆林占到18%。
以延安市吴旗县为例。据县委书记薛占海介绍,由于“石油经济”的快速发展,2004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21.6%,完成财政收入较上年增长78.1%,增速列延安市第一;2004年,经济提升速度已跨入全国最快百强县市行列(位居39名)。县里有资金投入到农业发展,因此这里的农民大大受益于“石油经济”:全县农民先于全国实现了税费“零”负担;落实农村低保1536户1980人,救助贫困学生13000名;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一律免收借读费;移民搬迁341户1606人,建沼气池1508口,发展太阳能用户808户,建节柴灶1650口。据悉,今年吴旗的财政收入预计是5个多亿,农民人均纯收入可突破2000元,比上年增加100多元。
采油与环保并重
今年4月,记者在延长石油的子北试采指挥部看到职工正在组织义务劳动,进行油区绿化。指挥部负责人介绍,他们已经种植各种树木和灌木近百万株,参加人员3000多人次。近年来,延长石油积极促进增长方式,在油田的产能、效益得到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大了对油田周围环境保护的力度,据悉,延长石油在环保上的投入每年不低于400万元,仅2002年至2003年两年间就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植树、种草。在延安安塞县建华镇,记者得知延长石油长期无偿为油区两万余户农民提供井口天然气,解决了他们一年四季的烧柴问题,大大减少了对植被的破坏。
按照西部大开发的要求,油田的开发必须最大限度地节约耕地和林地,为此,延长石油从2000年开始全面推广“反九点法”注水开发模式,使资源利用率得以提升,几年来少建井场2373个,少修油田道路356公里,不仅节约了经费,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大量土地征用,使保护植被、节约土地与企业节资降耗得到有机结合,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为了防止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延长石油在全矿区开展建设“文明油井”的活动。明确规定在内部现场作业中不能往井场道路上抛洒一滴油污,不能乱扔一块生产、生活垃圾。在作业现场及周边同样不允许有任何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通过对作业队伍的清理、整顿,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提升。延长石油的员工有这样一句口号:“在生态平衡基础上开发,在消灭污染后壮大”。目前延长石油已建成清洁文明油井10000多口,占总生产井的90%。
背景资料
陕北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早在1905年,这里就开办了延长石油厂,1907年打出了我国第一口油井,建起了第一个炼油厂,成为后来的延长油矿管理局七里村油矿的第一口油井。时至今日,已是沧桑百年。
七里村油矿地处陕甘宁盆地东部,地质构造为特低渗岩性浅层油藏,开采极为困难。在近百年的发展进程中,老矿人为了实现原油的稳产,积极探索,大胆实践,1992年原油超过10万吨。1999年以来,油矿实施扩边勘探战略,地质储量突破亿吨,为这个百年老矿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历经百年风雨的七里村油矿,目前已形成集勘探、开发、炼制为一体的综合型石油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