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大洋一号”科考船26日完成北大西洋科考任务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0月28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大洋一号”10月27日电(记者邱红杰)中国环球科考船“大洋一号”26日结束了在北大西样的停船作业。首席科学家郭世勤说,“大洋一号”圆满完成了在这个地区的预定科考任务。

    “大洋一号”从18日开始在西经45度、北纬15度一带停船作业,采集海底矿物、沉积物、水样标本,使用仪器勘测海底地形地貌。在过 去几天里,科考队员24小时不停工作,使用电视抓斗、多管采样器、柱状取样器采集到内容丰富的各类样品,并使用多波束、磁力仪等设备获取了大西洋温度、盐度、浊度和海底地形地貌的大量第一手数据资料。郭世勤说:“我们原定想要采集的样品基本上都采到了。”

    “大洋一号”停船作业的区域是国际知名的罗卡切夫热液活动场区,长期活跃的海底地热活动在这里沉积了丰富的金属硫化物。这种硫化物已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和采矿业研究的热点。这个区域1993年被俄国学者罗卡切夫发现,后来美国、法国、德国科学家也在这里进行过调查地质。中国科学家是第一次来到这里。

    “各国在这里采集到的样品,都不会轻易给别人,所以过去我们只能看别人研究,现在我们必须亲手拿到第一手材料。”郭世勤说,这次拿到的样品将让中国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大西洋中脊矿石类型、硫化物类型、基岩类型、生物类型,更加明确全球热液硫化物分布,也为和平利用国际海底资源打下基础。大量的工作要在回到陆地后的实验室去完成。

    郭世勤说,这次唯一的遗憾是没有看到活动的热液喷口,没有看到生活在热液喷口附近的生物。在接下来的20多天里,“大洋一号”将沿大西洋中脊南行,沿途再完成两次小范围的采样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