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卫生部部长高强:解决医患矛盾关键在医方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03日   来源:人民日报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是主导

    医患关系成因复杂,既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也有思想观念转变方面的问题,还有管理监督不力等原因。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尊重病人、理解患者,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医学发展史证明,只有医务工作者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使患者积极支持、配合诊疗工作,才能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

    医疗机构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办院宗旨,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投诉处理制度。医务人员是治病救人的使者,也是服务者,要转变服务理念,体恤患者的痛苦,尊重患者的意愿,力让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医疗活动具有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在治疗中会有发生意外的可能,患者也要信任和理解医务人员。

    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是主导的方面。只要我们善待患者,加强沟通,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爱心和耐心的服务,就会赢得患者们的尊重和认同,和谐的医患关系就一定会建立。

    改革医院过分注重经济收入的机制,解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

    当前卫生工作中存在的基本矛盾,是群众越来越高的卫生健康需求与该水平医疗服务的供应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集中的表现就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而医患关系不和谐,医患矛盾、医患纠纷,甚至医患冲突,是这一矛盾的具体体现。尽管目前绝大多数的医疗机构都是公立医院,但是相当多医院的正常运行主要靠提供医疗服务收取的费用。这种机制的直接后果是医院过分注重经济收入,而忽视群众利益。这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就必须研究如何完善医院的运行机制,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近年来,卫生部围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从发挥政府保障群众基本医疗的主导作用、改革医疗服务体制、转换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加强政府对医疗服务行业监管、大力发展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等多方面,积极研究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有效措施。我们必须坚持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的责任。

    今后几年,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调整医疗服务发展结构,优先发展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事业,把贴近群众、能够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医疗服务的基层卫生机构建设好,解决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有些同志提出医院对患者的检查结果应在各医院通用和门诊电话预约的建议很好。一些单位对方便群众就医、减轻群众负担的事情总是强调客观原因,重视不够,解决不及时,这种观念和作风必须立即加以改进。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