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全国文明城市大连:实实在在创文明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04日   来源:人民日报

大连市市景。关敬涛摄 

  

    创建活动成效显著

    今天的大连,市民们在公交车站有秩序地排队上下车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遍布城区的近百条公交线路已成为展示大连文明形象的风景线。

    2001年,大连做出《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定》。在大连的主要广场和社区,有许多市民自发形成的外语角。每到周末,市民们来到外语角,相互交谈,进行交流。大连正在逐步形成市委常委班子带头学,50多万城镇职工岗位学,70万农民学科技,100万市民学外语的学习氛围。

    近年来,大连市大力实施“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和“蓝天碧海绿地工程”,加强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大连已将160家污染企业搬出了城区,社区建成绿化覆盖率达42.4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为100%,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推进了大连的经济发展。2004年,大连市实现生产总值1961.2亿元,占辽宁省的近1/3,同比增长16.6%。

    创建成果惠及百姓

    今年夏天,大连阴雨特别多。市领导冒雨深入到甘井子区石门山棚户区,看到低洼泥泞、棚厦连接的老房子,深感不安。不几天,大连市委就做出决定,两年完成222.58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目前,一场大规模搬迁、改造工作已经开始。

    大连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维修改造街巷路800条,铺砌道边石4.36万延长米,铺砌彩石方砖11.9万平方米,投资7000余万元更新公交车辆309台,还配备残疾人无障碍公交车10台。目前市区60多条交通主干道修建了坡道、铺设了盲道。

    从去年1月起,大连市提高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2003年底的基础上提高19元。大连市对享受社会最低生活保障的市民实行重大疾病医后一次性救助2000—5000元的政策,3年间已有1175名重大疾病患者得到救助。大连市今年又出台新规定,农民工患重大疾病,一次性救助年标准2000—5000元;他们的子女就学,从小学到高中分别享受500—1000元助学款。大连还为农民工提供无偿岗位技能培训。

    创建文明形成机制

    2004年4月7日,大连市印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提出了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保证措施,将任务逐项落实到7个区和43个有关部门。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各级政府和单位对照标准,查找问题和差距,加大整改力度。大连市特别注重文明城市的理论研究,承担的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取得了成果,出版了《文明城市论》、《文明社区论》两部专著。

在创建活动中,群众广泛参与,全市6个区和开发区被评为辽宁省文明区标兵,265个社区被评为省、市、区级文明社区,占总数的75%。

辽宁省委副书记、大连市委书记孙春兰指出:“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连全面提升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建设水平,让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

  记者点评

  大连市对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抓得很紧,不是把它当作短期行为、“面子工程”,而是时刻关切群众利益,着力于形成长效机制,确立“以创促建、重在建设、注重长效、惠及百姓”的指导思想,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大连的成功实践值得借鉴,值得提倡。(本报记者 王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