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10月份起,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在我国率先开展了全球海浪准业务化数值预报,从而使我国海浪预报范围由过去的近海和西北太平洋扩大到全球,成为继美国、日本、欧洲中心等海洋预报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之后,世界上少数几个可以发布全球海浪数值预报的国家之一。
目前,该中心可对外发布水平空间分辨率为1度×1度、预报时效为72小时的全球海浪预报,其预报与美国海军发布的海浪预报结果基本吻合,可以基本满足人们开展各类远洋活动对全球海浪预报的要求。现在该海浪数值预报产品已在预报中心网站(http://www.nmefc.gov.cn)对外发布,有需要者可以通过中心网站免费获得该预报信息。
随着21世纪海洋世纪的到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海洋经济迅猛发展,海洋开发、远洋运输、大洋调查与科考等海上活动日趋频繁,对全球海洋海况预报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保障各类海洋活动的安全,满足人们对全球海洋海浪预报的需求,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从今年9月开始集中精干科研技术人员进行攻关。他们引进国外先进的海浪模式,并利用已完成的"十五"攻关项目"近海海浪数值化预报系统"和"西北太平洋海浪数值化预报系统"的工作经验,对国外预报模式进行了合理改进,建立了全球海浪数值预报模式,实现了在中心新购置的IBM HPC 1600 CLUSTER高性能计算机上自动运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IBM高性能计算机的购进并投入业务化运行,不仅标志着我国海洋环境预报的计算能力跨入国内先进行列,也为中心开展全球海洋环境数值预报和研究提供了可能。运用该高性能计算机,仅需10分钟就可完成全球海浪预报。
模式的研究人员表示,该预报系统在研制时兼顾了实际应用和科研两方面的需求,还有一些未完善的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他们将在"十一五"期间继续积累实测资料,改进预报模式,使预报结果更客观、更精确的同时,增加预报要素和时效,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全球海浪预报系统,以更好地为我国海洋捕捞、大洋科考、远洋航行及国防安全等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