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银行竞争进入3G时代 银行服务开始根本性转变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0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济南11月9日电(记者黄晋鸿)在一家媒体从业的李刚先生刚刚把自己在中国建设银行的活期账户取消。“账户上只有200元钱,不销户以后银行就要收管理费了”,他说。

    今年以来,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相继宣布对小额账户收取管理费,而中国工商银行新闻发言人日前也表示工行不久将效仿两个兄弟银行的做法,目的在于优化账户结构,提升银行的资源利用率。

    对于习惯了银行提供免费服务的中国公众而言,“免费午餐”的结束并不可叹。相反,这预示着内地银行经营已慢慢与国际接轨,进入“专业化”时代。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2006年内地金融市场将向外资全面开放,中国银行服务正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客户分层”将成为今后银行服务的行为准则。

    “当下,银行竞争已经进入3G时代”。招商银行行长马尉华说。“国内银行最初的竞争,也就是1G时代的竞争是存折竞争,一杯咖啡一个笑脸式的文明服务就能赢来客户好评;2G时代是银行卡等产品竞争,3G时代则是品牌、服务竞争。”

    除了开始收取服务费外,内地银行开始按各自所长发展特定的客户,在经营业务上开始“各有专攻”,并开发出名目繁多的特色服务。这一点,在股份制商业银行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马蔚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招商银行积极进行经营战略调整,已将目标定位在“做国内最好的零售银行”上。

    据他介绍,目前内地银行90%的业务为批发业务,而2004年《银行家》杂志公布的世界1000家大银行批发业务比重均低于60%,零售业务均超过50%。

    “比大比全我们竞争不过四大国有银行,比老比长我们竞争不过外资的花旗、汇丰,那么我们只有在特色上做文章。目前招行零售业务(储蓄存款)占比已超过40%,大大高于其他商业银行。哪家银行在这方面走得快,哪家就比较有希望”,马蔚华说,“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无一例外地把对高端客户的零售业务作为争夺的焦点。”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史建平认为,过去20多年,中国银行业发展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银行复制的过程。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大同小异,缺乏个性化特点。而可喜的是,这些缺陷目前正在改变。

    中国银监会政策法规部副主任李伏安认为,目前内地银行,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在竞争中确定差别化的战略定位;要树立品牌银行、品牌产品、品牌服务的理念,对品牌价值评估和会计价值加以确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