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开普敦(南非)11月17日电(记者 邱红杰)中国“大洋一号”科考船当地时间17日上午停靠南非开普敦港口。中国大洋协会总工程师、“大洋一号”首席科学家郭世勤说,中国科学家的首次大西洋科学考察圆满完成了设计工作量,全面达到本航段的调查目标。
执行中国首次环球科考任务的“大洋一号”10月10日离开牙买加首都金斯敦港口,开始大西洋段的科考任务,实现了中国海洋资源调查研究走出太平洋、迈向三大洋的第一步。
热液硫化物是此次大西洋科考的主要对象,因为它富含多种有用金属,是近年来学术界和采矿业高度关注的一种海底矿藏。在37天的大西洋段航行中,科考队在北大西洋罗卡切夫热液活动场区采集到类型丰富的大量硫化物矿石、热液烟囱体碎块和铁锰氧化物碎块,还获取了这一区域温度、盐度、浊度和海底地形地貌等大量第一手数据资料。郭世勤说:“这些样品和资料采集的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大西洋中脊构造热液活动,为三大洋热液硫化物的对比研究打下了重要基础。”
“大洋一号”船上实验室的工作也取得明显进展,目前已从沉积物和海水样品中分离出若干种微生物。郭世勤说,从热液区取得的多种样品为研究高温高压等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提供了条件,这些样品将被带到陆地实验室进行深入研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