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第22次南极考察队启程第四次考察格罗夫山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18日   来源:新华网

这是“雪龙”船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新闻背景:

  南极·南极圈·南极洲·南极大陆

  新华网上海11月18日电(记者张宗堂、张建松)国际上通行的概念,一般把南纬60度以南的地区称为南极,它是南大洋及其岛屿和南极大陆的总称,总面积约6500万平方千米。

  南纬66度33分的纬线称为南极圈,在南极圈内会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同时它也是划分温带与寒带的界限。

  南极洲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岛屿,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其中大陆面积为1239万平方千米,岛面积约7.6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达2.47万千米。南极洲另有约158.2万平方千米的冰架。南极洲的面积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相当于一个半中国大。

  南极大陆是指南极洲除周围岛屿以外的陆地。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惊人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南极大陆是世界上唯一被海洋包围的大陆,四周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形成一个围绕地球的巨大水圈,呈完全封闭状态。(完)

  长城站和中山站

  新华网上海11月18日电(记者张宗堂、张建松)我国在南极洲拥有两个考察基地,分别是长城站和中山站。

  长城站建于1985年2月20日,以著名的长城命名,江泽民同志于1997年12月31日为长城站题写站名。长城站位于西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南端,其地理坐标为南纬62°12′59″、西经58°57′52″,距离北京17501.9千米。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是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长城站战区南北长2000米,东西宽1260米,占地面积2.52平方千米,平均海拔高度为10米。现有各种建筑20多座,建筑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其中包括办公栋、宿舍栋、医务文体栋、气象栋、通讯栋和科研栋等主体房屋,还有若干栋科学用房。长城站生活设施健全,能够保证科学考察人员的科研和生活正常进行,每年可接纳夏季考察人员80人左右,越冬考察队员40名左右。

  中山站建于1989年2月26日,以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由邓小平同志题写站名。它位于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上,其地理坐标为南纬69°22′24″、东经76°22′40″,距离北京12553.2千米。中山站所处的拉斯曼丘陵,地处南极圈内,位于普里兹湾东南沿岸,西南距艾默里冰架、格罗夫山和查尔斯王子山脉几百千米,是进行南极海洋和大陆科学考察的理想区域。中山站的气候比长城站寒冷干燥,冬季最低温度可达零下30多摄氏度。每年连续白昼时间为54天,连续黑夜时间58天,大风天气174天以上,最大风速可达46米/秒。中山站拥有各种建筑近20座,站上生活设施齐备,可以满足考察队员工作和生活需要,每年可接待度夏考察队员60名左右,越冬考察队员30名左右。(完)

  “雪龙”号船

  新华网上海11月18日电(记者张宗堂、张建松)“雪龙”船是我国进行极区科学考察的唯一的一艘破冰船。

  “雪龙”船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于1993年建造。我国购进后,投资改造成基地考察船。“雪龙”号总长167米,型宽22.6米,型深13.5米,满载吃水9米,满载排水量21025吨,最大航速18节,续航力2万海里。“雪龙”船属B1级破冰船,能以1.5节航速连续破冰1.1米(含0.2米雪)前行。

  “雪龙”船具有先进的导航、定位、自动驾驶系统,配备有先进的通讯系统及能容纳两架直升飞机的平台、机库和配套设备,以及完善的医疗设施和生活娱乐设施。船上设有大气、水文、生物、计算机数据处理中心、气象分析预报中心和海洋物理、化学、生物、地质、气象和洁净等一系列科学考察实验室。船上有铺位128张,为极区考察工作提供了基本必备条件。(完)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