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90%省及70%县将初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框架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1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顾瑞珍、李菲)民政部副部长贾治邦18日表示,将从规范家庭收入核算办法、完善和规范分类施保、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等方面做好城市居民最低保障工作。年底,全国90%的省份、70%的县将初步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框架。

   据介绍,民政部将从以下方面做好城市居民最低保障工作:规范家庭收入核算办法,完善家庭支出调查方法,确保纳入低保的家庭准确无误,“应保尽保”;健全和完善申请、调查、审核、发放等工作环节和操作程序,切实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苦难群体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完善和规范分类施保,对低保对象实行分类管理,对残疾、年老、重病等丧失劳动能力人员的低保家庭,要予以重点照顾;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单亲家庭、鳏寡孤独者、体弱多病者、怀孕哺乳期妇女、学龄儿童要给予适当照顾;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要加强与失业保险和再就业的衔接,在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同时,激励和促进其劳动自救,努力提高救助的整体效果。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注意研究和解决粮油食品价格的上涨给困难群众生活造成影响的问题,根据物价指数变化等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救助标准。同时,要通过发放粮油帮困卡、发展慈善超市等办法和手段,保证低保家庭不因物价上涨等因素降低实际生活水平,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真正切实发挥低保作为“最后一道保障线”的兜底作用。

   据悉,目前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纳入的救助对象总数已经超过1亿人,其中每年有7000万左右的灾民能够得到灾害救助,民政部门直接救助的经常性救助对象达5000多万人,包括城市低保对象2200万人,农村五保对象300多万人,农村特困救助和农村低保对象约1500万人,城乡医疗救助对象800多万人。不少地方的救助水平在逐年提高,困难群众的疾苦已得到了更大程度的缓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