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疆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走遍天山撒科技火种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21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乌鲁木齐11月21日电(记者李来房、曹志恒)

“让各族农牧民沐浴科技之光”
——记新疆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

    20年来,一支由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共12名队员组成的新疆科协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穿沙漠、走戈壁、过草原,行程50多万公里,走遍天山南北,把科技火种播撒到数百万农牧民和城镇各族群众中。

    根据各地州不同产业结构和实用技术需求,新疆科普队每年都选择编译与印制汉、维吾尔、哈萨克和蒙文科普宣传品10万余册, 内容涉及农作物、优质牧草和蔬菜瓜果的栽培,畜禽饲养与疾病防治,科学健康生活方式等。此外,科普队还自己编制维吾尔、哈萨克和蒙文的系列科普挂图、科技影视片,让农牧民能够直观形象地接受科普知识和学习实用技术。

    新疆奎屯市的哈萨克族农牧民哈拉合提说:“科普队送给我们的哈萨克文资料通俗易懂,非常好。2003年科普队第一次来时,他们送给了我一些棉花种植的资料,空闲时我就学习。现在什么时候施肥和浇水,我都很清楚了。去年种的20多亩棉花获得丰收,家里经济状况也一年年好起来。”

    新疆各民族节日文化丰富,如维吾尔族的“巴扎”、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会”、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在城镇和农牧区,新疆科普队事先与当地科协联系并掌握当地农牧民在生产生活方面对实用技术需求情况,制定出明确的科普活动主题和内容,并备好相应科普宣传品和设备,利用这些民族传统节日和集会时机,向广大农牧民开展科普宣传服务。

    新疆科普队还积极组织和联合社会力量开展科普大篷车下乡活动。自2002年起,科普队先后与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康复医学会、新疆医科大学等,开展生态环保、医疗卫生、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的科普宣传服务活动,丰富了下乡内容,也更加符合基层农牧民群众的需要。

    奎屯市开干齐乡高疙瘩泉村的哈萨克族农牧民马合买提,今年7月搞起了大棚种植,但由于缺乏经验技术,他在大棚里种的胡萝卜长得不是很好。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11月16日新疆科普工作队的“科普大篷车下乡万里行”来到开干齐乡。科普队队员买买提·布力布给他指出大棚在湿度、通风和供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除个别指导外,新疆科普队还从中国农科院等引进新的牧草品种,自1998年起先后在昌吉市和吐鲁番地区建立了少数民族科普示范基地,手把手培训当地农牧民种植甜高粱、苏丹草、红豆草、墨西哥玉米等优质牧草品种,使他们的收入有了明显增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