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中位置:棉花地成“铁锅”
经测定,此次地震的震中心位于江西瑞昌市赛湖农场二分场13连的一片棉花地。
27日上午,笔者在这片棉花地看到因地震而塌陷的3个形似铁锅的洼地。这3个“铁锅”塌陷幅度不一,最深处约有8米。
据地震发生时正在田里摘棉花的农民张群英介绍,在地震发生的26日8时49分前后,她感觉到地面开始抖动摇晃,继而有草根被拉断的咝咝响声,有一块地表上下窜动,然后慢慢下陷,张群英连忙趴在地上不敢动弹。不久,在她的眼前出现了第一口“铁锅”。
第二、第三个“铁锅”则是从26日上午10时到17时左右形成的,其间经历过百余次的余震,3个“铁锅”在形成时均发出沉闷的响声。(李桂庚 王若冰)
昨夜无眠 ———震后九江街头见闻
26日晚的九江,经历了一个无眠之夜。26日上午8时49分发生的5.7级地震震中位置虽然位于25公里以外,但是数十万九江市民还是自发地采取防范措施,走上街头空旷地带露营。
这个不眠之夜极不平静。当地的抗震救灾指挥部灯火彻夜通明,受灾严重的九江县、瑞昌市各项救助工作紧张展开。而在九江市区,也发生着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
一场生死攸关的大抢救正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展开。九江县港口镇12岁的农家女刘兰在2楼晒谷时,突遇地震,被坍塌的房屋砸成颅底骨折,生命垂危。在九江妇幼保健院临时搭起的露天手术室,专家们多次会诊,采取给氧、输血、止血治疗,神智不清的刘兰生命体征有了好转的迹象。27日凌晨2点,江西省一附院脑外科博士李东海赶到九江参加会诊。一场以扩张血管为主要内容的救治再次进行……刘兰的生命体征逐渐趋向正常。其父母亲赵宋玉、夏万梅感激万分。
晚上10点,在湖滨公园、滨江大道城防堤、新桥头广场等城区空旷处,陆续挤满了露营的市民。午夜时分,本应是节目停止播出的时间,看到大量市民露营在外,天气寒冷又不能睡觉,九江交通音乐台紧急开通《今夜无眠》大型直播活动,市民通过电波互动,交流安全防御地震的感受,共渡难关。有人提出:可以在家中倒放一个酒瓶,这样地震来时便能惊醒,从而安稳睡觉。家住三里街的市民钟先生听到这个绝招,便挨家挨户地通知社区居民,一直忙到凌晨3点多钟。因为大雾滞留九江的一名安徽司机听到电波中传播的这些真情故事,感慨地说:“在灾难降临的时候,九江的人情味真浓!”
在九江学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等高校,6万余名大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露营广场。一场场篝火晚会、歌唱会、露天舞会陆续上演,驱散着冬日的严寒。
数万民警、机关干部、社区志愿者走上街头维护治安,服务露营市民,城区没有发生一起暴力案件。
从午夜一直到今天清晨天亮,各种真诚的交流方式一直在寒冷的夜晚持续。今夜无眠,爱意无限。越来越多的露营市民感受着众志成城的关爱和力量。一位市民在电台留言:地震震落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震不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怀,这种关怀就像寒冷冬夜里的一盆火,很需要,很温暖!(李桂庚 姜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