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连续第9次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28日   来源:交通部网站

    国际海事组织第24届大会于2005年11月21日至12月2日在英国伦敦召开,中国驻英国大使查培新被推选为大会主席。在本届大会上,中国再次当选该组织的A类理事国。这是自1989年国际海事组织第16届大会以来,我国连续第9次竞选并获选A类理事。

    国际海事组织是负责海上航行安全和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联合国唯一专门机构(原名为“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1982年5月22日更名为“国际海事组织”),成立于1959年1月6日。截止到2005年11月,该组织共有166个会员国和3个联系会员(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法罗群岛)。中国于1973年3月1日加入了该组织。

    国际海事组织由大会、理事会和4个主要委员会组成,即海上安全委员会、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法律委员会和技术合作委员会。此外还有一个便利委员会和主要技术委员会的一些分委会。理事会是国际海事组织的重要决策机构,由两年一度的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由40个理事国组成,其中10个为A类理事,即在提供国际航运服务方面有最大利害关系的国家;10个为B类理事,即在国际海上贸易方面具有最大利害关系的国家;20个为C类理事,即在海上运输和航运方面具有特别的利害关系,且能够代表世界所有主要地理区域的国家。

    国际海事组织通过的条约对国际航运具有强制性作用,这些条约对保证全球海上航行安全、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以及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国际海事组织准确把握世界海运业的发展动态,成功协调解决了国际海事领域内许多棘手的重大事件,制定和完善了诸多国际法律文件和技术标准,确保了世界海运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以达到其“清洁海洋上的安全和高效航运”的目标。

    在本届大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交通部副部长黄先耀发言指出:中国是海洋大国,也是航运大国。中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14000多公里的岛屿海岸线。近年来,中国航运业得到蓬勃发展。中国内地有航运企业6000多家,营运船舶21万余艘,总运力为8600多万载重吨。包括内河船舶在内的船员总数已超过100万人。中国内地对外开放的沿海和内河港口有130多个。2004年中国外贸海运量达到11.5亿吨。中国的海运事业已与世界海运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黄副部长强调,中国一贯非常重视并积极参加IMO的活动,已批准或加入了IMO通过的几乎所有重要的公约或议定书并忠实地履行着这些国际文件下承担的义务。

    本次竞选的成功,再次显示了我航运大国的地位,并为我国今后在国际航运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