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甘肃省工业稳步发展 “十五”目标全部实现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02日   来源:甘肃日报

  “十五”期间,甘肃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一系列意义深远的重大改革,使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取得了足以自豪的成就。甘肃人的现代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空前增强,经济社会的和谐程度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回顾“十五”,总结“十五”,有助于人们从更高层面上全面、深刻理解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各项战略决策的正确性,鼓舞士气,增强信心,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创造“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十五”是甘肃省工业增长最快的5年。随着国企改革和企业资产重组进程的不断深化,各行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日益增强,技术创新的步伐逐渐加快。甘肃工业不仅自身的经济效益成倍增加,“十五”计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全面实现,而且在国内外经济大循环中的地位也较“九五”时期有了明显提升。

  “十五”期间,甘肃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国企产权制度改革、股份制改造和大企业集团的培育,并以“壮士断腕”的气概,以人为本的态度,审慎而稳妥地推动劣势企业退出国有序列。目前,全省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75%完成了改制,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兼并、租赁、承包、拍卖、出售、破产等多种形式,已对全省90%以上的中小企业成功改组改制。兰铝、金川公司等大型企业的资产重组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企业集团顺利转型,进入快速增长期。

  改革破除了长期束缚甘肃省工业的体制性障碍,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的自主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逐渐强大,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328.4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576.2亿元,增幅连续4年突破两位数,年均增长12%以上,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5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33.4%预计将提高到38%,提高近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由2000年的97.4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288.1亿元,年均增长31.1%;限额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由2000年的67.22亿元提高到2004年的156.52亿元。至此,甘肃省“十五”计划确定的工业发展目标全面实现。

  通过技术改造,甘肃省的企业技术升级步伐加快,主要工业品产能大幅提高,增强了发展后劲。“十五”计划确定的石化工业“1161”工程基本实现,千万吨炼油基地已经形成,全省原油加工能力突破1450万吨。金川公司镍精炼、铜冶炼以及兰铝、连铝电解铝节能降耗改造、白银铝厂二期续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10种有色金属生产能力达到105万吨,实现了翻番。酒钢炉卷轧机、矿山接替工程和40万吨品种钢高速线材及榆中钢厂全面建成,形成了520万吨钢和530万吨钢材的生产能力。电解铝预焙工艺中采用200KA以上大型预焙槽比例达到72%,位居全国前列;钢材板带比例由20%提高到50%以上,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新型干法水泥占全省水泥产能的比重由2000年的6%上升到目前的50%以上,“十五”期间新型干法水泥产能过半的目标提前实现。与此同时,装备工业水平在重组中得到提升,农产品加工、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9.24%提高到2004年的11%,正在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医药工业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发展,成为甘肃省工业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

 
 
 相关链接
· 甘肃计划两年内基本完成分离省属企业办社会职能
· 甘肃省启动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 总面积2066万亩
· 甘肃省提前超额完成2005年就业再就业全年任务
· 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重大政策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 甘肃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政策得力服务完善进展顺利
· 甘肃积极建设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