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近年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既考虑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又注重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当地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的整体提高。
针对云南地处长江、珠江等多条河流上游的实际,云南省农业综合开发把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十五”期间共投入中低产田改造资金24.4亿元,完成中低产田改造390万亩。通过几年努力,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36万亩,新增、改善灌溉面积301万亩,新增机耕面积86万亩,显著改善了全省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增强了发展后劲。勐腊县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治理,土壤保水能力提高,全县减少水土流失3.65万亩,年可增加蓄水量1.35万立方米,保土3.58万方。富民县封山育林1.6万亩,成片造林706.8亩,营造经果林3337亩,建成沼气池1300余口,兼顾了环境保护和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云南省还通过农业开发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建成优质稻米基地160多万亩、糖料基地近86万亩、蔬菜基地20万亩,经济林果基地33万亩,药材基地近5万亩,养殖畜禽110万头(只),优质农产品基地面积是“九五”时期的5倍多。云南注重推广以良种为龙头、效益为主导的优质、高产、高效技术,以提高产品安全性为主导的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主导的节水灌溉技术,以节本增效,发展“四季农业”为主导的设施农业技术,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农产品附加值为主导的加工、保鲜、储运技术,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利用能力的提高。如曲靖、丽江、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州市的部分项目开发县,马铃薯种植优质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产量由2000年的每亩800公斤增加到2004年的1500公斤左右,产值由每亩的400元上升到900元。华坪县在利用前几年试种芒果的基础上,实施了8000亩优质晚熟芒果品种改良,项目建成后新增果实344万公斤,新增产值1376万元,新增利税60万元,净利润56万元,安排农村劳动力800余人。潞西市连续3年对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机制的宏天咖啡公司进行扶持,共投入资金1180万元,带动了2万多家农户开发种植咖啡豆,年户均收入2500元左右。
到今年底,全省农业增加值将超过660亿元,粮食总产量将达到1512万吨左右,农民人均收入有望突破2000元大关,分别比“九五”增长27%、3%和27%。(记者 周斌、通讯员 杨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