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顺利展开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05日   来源:新华社

基础工程·战略工程━━一年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展综述(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工程9本教材的编写正在顺利推进:

    ——开展了深入的学科调研,摸清家底。马克思主义哲学课题组系统整理和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的200多种哲学教材编写提纲,对国外有代表性的几十种哲学教材编写提纲进行了仔细研究,并多次到高校进行专题调研,整理出高校师生对教材编写的意见和建议。文学课题组先后完成了关于新时期高校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调查报告、关于新时期中国文艺理论与批评发展概况的调查报告、关于新时期文学创作的调查报告、关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现状的报告。并成立6个小组,每组编写一份三级提纲,在此基础上综合成教材编写提纲。一些专家感叹,这样大规模的学科调研,做了学术界一直想做而没能做的事,虽然费时费力,劳心费神,但是真正做到了摸清情况,找准问题。

    ——围绕教材中涉及的重大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形成共识。各课题组围绕对教材中涉及的重大问题,组织了本学科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开了一系列座谈会、研讨会,进行深入讨论,在此基础上拟定了教材编写三级提纲。

    ——组织专家学者对提纲进行认真审议,精益求精。工程各主管单位对教材编写提纲进行了审定后,咨询委员会的一批资深专家多次召开会议,对提纲进行反复审议。每次审议的过程,既是对重大理论问题深入研讨的过程,又是在大的方面统一思想的过程。

    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政治学概论》《史学概论》《社会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文学概论》等教材编写提纲已经确定,大部分课题组进入了初稿撰写阶段。

    与时俱进,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作为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央决定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原来的7门调整充实为4门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并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为重大项目组织力量进行编写。

    为编好这4门教材提纲,集中了几百位专家,用公开招标的方式,从全国18个省市申报的49个提纲中每门遴选出一个最优提纲。在此基础上,工程咨询委员会和课题组连续召开会议,反复讨论,并征求了25所高校100多名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确定了教材编写提纲。看过提纲的专家学者认为,这4门教材编写提纲比较充分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注意有针对性地回答青年学生的理论困惑和热点、难点问题,比较好地吸收了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注意相关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在编排结构上也有较大创新。

    目前,这4门教材已经进入初稿撰写阶段。新教材出来后,有关部门将组织在高校学生中进行试点,逐步推开。

    百年树人,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

    工程能否顺利推进,根本在人。工程成立的20多个课题组,直接参与的专家学者有500多人,间接参与的有5000多人。如何通过工程的工作,推动建设一支老中青三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骨干队伍,也是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将出成果、出人才紧紧联系在一起,注意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工程实施与队伍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

    一是从课题组的组成看,有两个明显特点。一个是老中青相结合,既有老专家、老学者,又有中年学科带头人,还有青年理论骨干。这有利于青年学者更好地学习老同志的政治立场和学术思想,学习他们的严谨学风,也有利于增强理论创新的意识,使课题组成为人才培养的阵地。另一个特点是各课题组吸收了一些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这有利于专家学者更好地了解实际情况,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二是将国家人才培养重点计划中的优秀中青年学者纳入到工程中。比如,工程将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优秀理论人才吸收到各课题组,有的还担任首席专家,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加大扶持力度,为他们施展才华创造条件,给他们的学术创造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是加强对高校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骨干的培训。从今年开始,用3年时间,在中央党校对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进行系统培训,每年办6期班,共培训2000多人。今年已举办了6期研修班,培训了600多人。参加研修班的学员普遍感到收获很大。在对这6期研修班学员的问卷调查中,有89.12%的学员认为,通过研修“加深理解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意义”;有82.53%的学员认为,通过研修“加深理解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90.02%的学员认为,通过研修“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是今年在高校社科系统和社科研究系统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着力增强广大理论工作者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学术研究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目前,这项活动正在扎实开展中。

    一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党的思想理论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工程已经成为团结理论界专家学者的桥梁和纽带。正如采访中有的专家所说:“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在关键时刻采取的关键措施,抓住了思想理论建设的关键环节。”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工程工作一定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的形成做出应有贡献!

    1 2  
 
 
 相关链接
· 胡锦涛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召开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