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2005年我国经济稳定增长 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07日   来源:经济日报

    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的初步测算显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增长9.4%,其中扩大对外开放所起的作用可圈可点。

    扩大开放成绩斐然

    在国内消费稳步增长和宏观调控下投资增速逐步回落的情况下,今年外贸的高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比上年提前两个月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月度进出口规模连续7个月超过千亿美元。除9月份外,各月出口增速均超过30%,截至9月底,月度出口增速已连续39个月保持在20%以上。进口增幅低于上年同期22.1%,低于出口15.3%。在出口快速增长、进口大幅回落的影响下,贸易顺差达到683.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据测算,前三季度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3.5个百分点左右。

    商务部发布的2005年秋季对外贸易发展报告预计,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超过14000亿美元,增长20%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宗商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均为32.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54.7%和27.5%。与上半年相比,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增幅明显回落。

    我国利用外资继续保持持续发展后劲。今年前10个月,我国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35300家,合同外资金额1450.7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84.11亿美元。

    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取得显著成绩,企业“走出去”步伐逐渐加快。今年1至9月份,我国对外直接投资5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8%。同时,我国对外投资由最初的货币投资、实物投资向跨国并购等方式扩展,单个项目的平均对外投资额大幅增加。

    经济稳定增长是基础

    外贸的飞跃发展首先应归功于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预计为9.4%,为对外贸易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针对地方分担出口退税超基数部分财政负担相对较重的问题,国家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分担比例,有效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对出口增长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实际吸收外资继续保持较大规模。由于前几年外商投资较快增长,形成了较大的制造业产能,成为出口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利用外资方面,今年以来我国实际吸收外资同比有所下降,原因在于我国招商引资正从过去有些地方盲目追求数量向更加注重引资质量和成本转变。

    有关调查发现,在我国利用外资总量出现下降的同时,招商引资大省如江苏、广东等地都普遍出现项目数量下降,单体项目上升的现象。这表明单体引资规模加大,质量提高。专家认为,东部沿海地区在吸引外资中更希望引进高附加值的外资项目,而不再接受一些低附加值或者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

    据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计利用外资已超过5600亿美元。我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富魅力的投资地之一。

    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国经济持续向好。企业实力增强,能够到海外拓展市场。此外,随着近年来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市场饱和,也在客观上促使行业的一些领先企业到国外拓展生存空间。企业通过“走出去”战略,实现产品原产地多元化,客观上也缓解了日趋严峻的贸易摩擦,同时成为我国企业获取境外资源的有效渠道。

    重在提高效益和质量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实施互利双赢的开放战略。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要求,必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要继续扩大利用外资,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促进国内产业升级。要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互利互惠和共同发展。要妥善处理贸易争端,积极改善贸易环境。

    为促进我国经济在扩大开放的条件下实现又快又好发展,2006年还应着力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劳动力、土地、资金、资源等要素粗放投入实现的,对外贸易的增长效益和质量依然不够高,增长基础比较脆弱。而且,我国出口已连续4年保持快速增长,受国际市场空间和贸易保护的限制,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难度较大。因此,在促进我国外贸进出口数量提升的同时,应不断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进一步提升进出口产品结构和效益。

    其二,随着跨国公司盈利能力提高,出于扩展新市场和降低成本的需要,明年国际上的跨国并购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我们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继续坚持吸引外资的政策,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环境,促进外商对华投资。与此同时,还应更多着眼于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以促进我国经济在扩大开放的条件下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其三,要继续完善财税、金融保险、外汇等政策支持,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要发挥驻外机构和有关行业协会作用,积极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为企业顺利“走出去”提供服务。此外,还应加强对外工作,参与国际多边投资框架谈判和区域经济合作,充分利用WTO等多边和双边经贸合作机制,加强政府间磋商与谈判,为我国企业“走出去”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合理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我国经济再上新台阶。(记者 黄晓芳)

 
 
 相关链接
· 05年我国经济稳定增长 GDP增速高位趋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