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文物研究所70年维修保护400余项重点文物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0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记者周婷玉、刘畅)历次天安门城楼的维修,云冈石窟的抢险加固,三峡工程库区的文物保护……中国文物研究所成立70年来,已完成重点文物保护维修设计以及指导施工项目400多项。

    正值中国文物研究所成立70周年之时,一批重点文物的维修保护成果自8日开始在研究所内展出一周。

    同时,研究所还将收藏的35万册图书古籍,20余万张金石拓片、历史照片和古建筑图纸等开放展出。

    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张廷皓说,半个多世纪以来,研究所进行了大量的文物资料收集整理、文物古迹调查研究及文物修缮保护的工作,逐步形成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交叉融合的文物保护专业体系。“研究所70年的发展历程就是我国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和修复的历史。”他说。

    “这个是公认的按文物保护原则修复古建筑的典范,”研究所总工程师付清远指着天津蓟县独乐寺维修工程的展板说,“它很好地保持了文物的原材料、原结构、原工艺和原型制。”

    付清远介绍,除修护国内文物外,上世纪90年代初,研究所还承担了援助柬埔寨吴哥窟古迹保护项目,这是我国第一个文物保护援外项目,我国文物保护科技由此向国外迈出了第一步。

    据了解,中国文物研究所始建于1935年,当时称为“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1945年改名为“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1949年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1973年起单位更名为“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1990年与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合并为中国文物研究所。(完)

 

 
 
 相关链接
· 国家投资5000万保护南水北调工程45项控制性文物
· 浙江省人大审议通过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
· 第二届江苏省文物节开幕
· 国家文物局拨专款抢险加固鸡鸣驿内重点文物
· 河南上蔡千年楚墓出土一批青铜重器
· 广西恭城古民居 古色古香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