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总投资55亿日元的松下通讯系统设备(大连)有限公司在大连开发区竣工投产,实现了当年落户、当年建设、当年竣工投产。该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50多亿元,远期年产值可达数百亿元,将对辽宁省IT产业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松下通讯公司只是辽宁省在加速振兴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辽宁关键时期扩大开放的一个缩影,充分体现了辽宁省的开放速度和力度。
今年是辽宁省贯彻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的第3个年头,也是事关辽宁省经济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这关键时期,辽宁人对振兴思路的认识也更加清晰。去年底,辽宁省委九届八次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住中央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机遇和国家继续促进沿海大开放大发展的重要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抓住双重机遇的振兴思路由此产生,开放型经济在我省振兴大业中显得更加突出。
在今年国办发[2005]36号文件出台后,7月19日,辽宁省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历史上规格最高的一次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要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双重机遇,把扩大开放作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推动国有企业合资合作,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沿海经济,努力构筑沿海与腹地互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接着辽宁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各市也相应制定了实施细则。从此,辽宁省扩大开放开始进入崭新阶段。几个月间,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政策洼地效应显现,加快开放的蓝图变成现实,辽宁的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实现了较高增长。
截至10月底,辽宁省新批利用外资项目2116个,合同外资额100.7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97亿美元(新口径),同比增长了69.4%和84.4%,合同外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326个,引进15家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全省进出口完成337亿美元,其中出口190.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2.8%。辽宁省外贸出口的增幅已经连续10个月高于全国平均增幅;全省新签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合同6.8亿美元,完成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5.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96%和74%。
在利用外资上,新批“两大基地”、“三大产业”外资项目1433个,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外资项目增速最快,合同外资额达到38.29亿美元;新批及增资国有企业利用外资项目103项,合同外资额7.5亿美元,加快了辽宁省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步伐。在外贸出口上,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有快速的增长,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增幅近1倍。
现在,辽宁省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大连国际航运中心为“龙头”,以沈阳中部城市群为腹地,以丹东和锦州为“两翼”,以大连长兴岛、营口临海产业基地、锦州湾为重点的自南向北、自西向东、由沿海到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记者 葛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