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15日电(记者李江涛)为充分发挥北京高校的科技教育资源优势,搭建北京工业智力支撑平台,北京市教委、市工业促进局共同建立技术转移中心,电子信息技术转移中心等首批7个转移中心15日正式成立。
这7个中心是电子信息技术转移中心、车辆技术转移中心、新材料技术转移中心、化工与环保技术转移中心、城市交通技术转移中心、先进制造技术转移中心、新医药技术转移中心,依托单位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它们将主要围绕北京市工业重要发展领域,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对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提升我国汽车制造技术、新材料生产技术与化工环保新技术,促进新医药开发与生产,保证轨道交通运行安全,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等发面发挥重大作用。
据介绍,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由市教委和市工业促进局共同认定,按照成熟一个建立一个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若干个专业领域组建。对各技术转移中心将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考核和淘汰机制。
在7个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成立的同时,“应用于城市公交的自动机械变速器”等7个成熟技术15日分别向有关企业转移。这些技术分别来自7个技术转移中心所依托的7所大学,均是各自领域的重大突破和重要成果,如首都医科大学与北京第一生物化学药业有限公司签约的项目“现有产品脾氨肽口服液的产品更新和二次开发”,项目合同金额为1000万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