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吴晶晶、李斌)51名杰出科技工作者近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16日举行的2005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院士今后会面对国家和人民以及科技界的更高期望,也必须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路甬祥向新院士提出四点期望:一要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继续带领研究队伍做出创新性成果,不断攀登科技高峰,为我国经济生活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二要积极参加学部咨询评议工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国家宏观战略决策和重大科技问题决策提供咨询意见;三要大力提倡科学精神,培养和提携青年科技人才,做好科学普及工作;四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在科学道德学风方面严格自律,成为全国科技界的榜样和表率。
路甬祥同时希望社会要以平和的心态和科学的态度对待院士。他表示,我国院士制度至少发挥了三大作用:将每个领域最优秀的科学家遴选出来成为这个学科的带头人,推动了这一学科的继续发展;院士不仅在国家发展的各个阶段,为经济、社会、国防等事业的发展做了很多工作,而且对国家的很多重大决策提供了重要咨询意见;院士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对院士群体中有个别人出现了学风不端、学术上不民主等行为,路甬祥表示科学院高度重视院士的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并成立了道德委员会,建立了院士谈话制度,制定了院士自律守则等。院士制度也需要不断发展完善,这不仅需要科学院内部加强管理,也需要社会各界的监督推动。(完)
51人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平均年龄为历史最低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吴晶晶、李斌)两年一次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16日公布,51人“榜上有名”。据了解,此次新当选院士的平均年龄为58.7岁,是1991年院士增选工作制度化以来平均年龄最低的一次。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技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2005年增选名额为60人。增选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达到707人。
51名新当选院士中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39岁,平均年龄58.7岁,其中60岁以下的24人,占47.1%,50岁以下的13人,占25.5%。增选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平均年龄为72.37岁,如不含80岁以上的资深院士则为67.75岁,院士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
51名新院士中,数学物理学部8名,化学部9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名,地学部7名,信息技术科学部6名,技术科学部9名。其中仅有1名女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说,此次院士增选工作坚持“严格掌握院士标准,切实保证增选质量”的原则,对295名候选人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评价。各学部和院士们高度重视候选人的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依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和院士章程的有关规定,对涉及候选人的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的投诉意见,进行了严肃、认真、客观的调查了解,并在学部评审和选举会议上进行了充分研究和讨论。
据介绍,此次增选中,许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涉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进入了院士队伍,院士队伍学科领域分布更加全面,也进一步保障了院士团体的学术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