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在摩擦加剧中快速发展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1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记者 张毅)2005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4年,是我国进入后过渡期的第一年,也是贸易摩擦最剧烈的一年。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我国继续保持外贸政策的稳定性,妥善处理贸易争端,使我国的进出口规模继续扩大,对外贸易结构明显改善,全年进出口总额预计超过1.4万亿美元。

    今年以来,国外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加剧。前3季度,遭遇各类贸易摩擦的涉案金额达到89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达到百亿美元左右。贸易争端的对象不仅有发达国家,还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发生贸易争端的产品逐步由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扩大到高附加值产品,由货物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贸易争端导致了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对我国外经贸发展的整体环境也造成了危害。

    面对越来越剧烈的贸易摩擦,我国有关政府部门、行业商会和广大企业密切合作,沉着应对。中欧、中美通过谈判,妥善解决了纺织品贸易争端。其它贸易争端大多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在应对贸易摩擦方面,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中央政府、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中介机构、有关企业“四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健全了相关法律法规,并推进了预警机制、信息报送机制等配套体系建设。

    由于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国内出口政策稳定,特别是地方分担出口退税的比例下调,以及妥善处理了贸易争端,促进了外贸出口的增长。自今年6月份以来,月度出口额连续超过600亿美元,出口增速连续40多个月保持在20%以上。海关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11个月出口6865.4亿美元,同比增长29.7%。由于宏观调控以后国内投资需求减弱,今年以来进口增速大幅回落,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措施的出台,刺激了进口,自8月份以来进口增长很快,但仍低于出口增幅。据海关统计,前11月进口5957.3亿美元,同比增长17.1%。

    在进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也明显改善。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高于整体出口增幅。前两年增长迅猛的原油和成品油进口,得到有效遏制。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口原油1.2亿吨,同比增长4.4%,预计全年进口1.3亿吨,增幅明显回落;同期我国成品油进口为2825万吨,同比下降17.9%。

    在外贸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值得关注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由于出口快速增长,外需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一旦国际市场和贸易环境趋紧,外需减弱,近年来投资形成的产能陆续释放出来后,国内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二是外贸顺差增长过快,对我国带来不利影响。今年前11个月,我国外贸顺差达到创纪录的908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达到1000亿美元左右。贸易顺差的大幅增加,不仅不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而且增加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新的借口。(完)

 
 
 相关链接
· 中国与东盟将建立更长期稳定持久的合作关系
·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大宗商品出口快速增长
· 中国“入世后过渡期”亟须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 我国今年外贸总额将超1.4万亿美元 预计明年放缓
· 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型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加
· 商务部部长助理:国外对华贸易摩擦出现3大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