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2005年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积极发挥把关服务作用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18日   来源:质检总局网站

    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对突发性事件成效显著

    2005年,面对诸多突发性事件,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对及时,反映迅速,措施到位,取得了积极成效。

    今年先后发生了禽流感、苏丹红、猪链球菌、红火蚁、孔雀石绿、甲醛啤酒、PVC保鲜膜、输韩泡菜等一系列突发性事件。各级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迅速掌握事件动态,对突如其来的事件高度重视,冷静应对,迅速查明事件起因,认真组织检验检测,积极改进自身工作,全面强化应对措施,及时采取措施发布信息,解决问题。

    苏丹红事件发生后,各检验检疫局立即按照总局统一部署,加强对进出口食品检验检测,两次从进口食品中检出苏丹红,有效防止了不合格食品的进口。甲醛啤酒事件曝光后,总局紧急部署对19个企业20个品牌的国产啤酒、10个国家21个品牌的进口啤酒进行甲醛检测,澄清了事实,迅速消除了对我国啤酒出口造成的不利影响。

    面对四川部分地区发生的猪链球菌疫情,检验检疫部门迅速展开巡查和监管,确保检验检疫备案养猪场不发生疫情。对检出孔雀石绿的备案养鳗场,迅速展开拉网式清理整顿,加强监管,重新报备,分批恢复出口,控制了事态的发展。针对红火蚁疫情,检验检疫部门加强了检疫技术培训,加强口岸防控,连续从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的货物中11次截获红火蚁。在应对韩国泡菜事件中,检验检疫部门加严检测,从韩国泡菜中多次检出寄生虫卵和重金属超标,总局发布公告采取了停止进口等应对措施,确保了国内食品安全。

    积极发挥把关服务作用 努力促进扩大出口

    2005年,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积极发挥把关、服务作用,努力为促进扩大出口发挥作用。

    各级检验检疫部门不断强化从源头抓出口商品质量的各项措施,努力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对机电出口产品积极开展分类管理,改进检验监管模式,实施从生产、加工、包装、运输、仓储、出品销售全过程的监管。对出口食品、农产品大力推行和完善“公司+基地”管理模式,对种植、养殖场实行备案管理,帮助企业提高自检自控能力,配合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农兽药残留和疫病疫情监控。充分用好普惠制、原产地证等政策,帮助企业扩大国外市场。各有关检验检疫机构积极落实总局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协议,加大对出口企业帮扶力度,培育出口名牌产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同时,各有关检验检疫机构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我国标准总体水平。指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加强产品检测,提高产品质量,适应国外的技术标准。一方面加强与国外质检领域的磋商与合作,增进互信,建立协作机制,加强对外交涉,努力促进扩大出口。

    继去年14万只牛羊成功出口约旦之后,今年我国第一批7万多只活羊再次出口科威特。促使日本放开第二批18家出口蔬菜企业。出口沙特、黎巴嫩、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牛羊的检疫问题得到解决,猪肉恢复对蒙古、新加坡出口。

    “大通关”再促外贸发展

    2005年,检验检疫“大通关”建设取得新进展,形成了电子执法、电子服务应用两大信息平台,加快了以“电子审报、电子监管、电子放行”为主体的检验检疫信息化建设,便利了企业申报、业务查询和信息反馈,进一步实现了提速、减负、增效、严密监管的目标。

    今年,出口电子监管迈出新步伐,检验检疫部门对部分企业出口商品实施从原料进厂、生产加工、成品检测、仓储运输主要环节的全方位、全过程监控。电子审批、电子查验、电子预警应用范围扩大,实现了疫病疫情警示通报电子化管理,增强了检验检疫监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检验检疫部门与海关密切了关检合作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推动了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建设,提高了查验效率,为企业通关放行提供了更多便利。

    出口货物电子监管作为中国电子检验检疫的一个新的亮点,正在沿海直属检验检疫局推广使用,累计降低成本约6000万元人民币,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据统计,今年截止12月10日,实施电子申报22092156批;电子转单3241427批;电子通关1731066批。检验检疫部门通过电子化手段,实施严密监管,服务企业,提高了口岸工作效率,有效促进了外贸发展。 

    不断强化措施 维护口岸安全

    2005年,各级检验检疫部门不断强化措施,认真履行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职责,有力地维护了口岸安全。

    根据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实际情况,检验检疫部门及时调整出入境商品目录,工作重点向安全、健康、卫生、环保、反欺诈方面转移,完善企业注册、装运前检验、到货口岸查验、后续监督管理全过程的“一条龙”式检验检疫监管模式,严格实施进口货物“消、杀、灭”处理。突出抓好进口棉花、旧机电、废物原料、钢材、原油等商品的检验检疫监管,有效实施进口食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进境肉类产品取得明显成效。

    针对国外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红火蚁等蔓延的严峻形势,检验检疫部门强化了口岸疫病疫情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坚决防堵疫病疫情进出国门。

    据统计,1—10月共对出入境人员进行健康检查94.02万人次,进行艾滋病监测87.7万人次,预防接种82.49万人次,发现病例23.71万人次。截获有害生物2427种8万多批次。特别是在下半年禽流感防控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防控工作。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禽流感疫情通过国门传入传出,检验检疫监管注册、备案的养禽场也未发生一起疫情。

 
 
 相关链接
· 1-10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货值达5671亿美元
· 2006年全国检验检疫工作“锁定”五项工作重点
· 全国防控禽流感监管检疫组亮相 着重市场监管
· 质检总局要求加强口岸防控人禽流感卫生检疫工作
· 陕西省工商局紧急通知:禽类产品未检疫可举报
· 北京、张家口两地动物检疫部门联合开展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