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5年我国600多万家庭圆了轿车梦
新华网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张毅)“十五”期间,随着轿车进入家庭的步伐加快,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据推算,“十五”期间我国大约600万家庭圆了轿车梦。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私人汽车从2000年的625.33万辆增加到2004年的1481.66万辆,预计到2005年底将达到1700万辆左右,5年增长一倍多。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我国1481.66万辆私人汽车中,客车占1069.69万辆,其中中小型客车占1015.54万辆。这些私人拥有的中小型客车,有一部分用于出租车,有一部分用于生产经营,真正用于个人消费的客车不超过800万辆。其中有相当数量是微型面包车。
“九五”末的2000年,我国轿车产量只有60.7万辆,预计2005年轿车产销量将达到275万辆,5年翻了两番。最近5年我国轿车产销将累计达到880多万辆,再加上约50万辆进口轿车,近5年我国消费的轿车达到930多万辆。其中公务和商用大约占三分之一,其余600多万辆轿车进入普通老百姓家庭,使他们圆了家庭轿车梦。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明,截至2004年底,我国1.82亿城镇居民家庭中,每百户平均拥有家用汽车仅有2.18辆,北京每百户城镇居民平均拥有12.64辆家用汽车,在全国所占比例最高。
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今年有望超过三千万
新华网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张毅)“十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国内民用汽车保有量也大幅增加。据权威部门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有望首次超过3000万辆,比“九五”末的2000年净增1400多万辆。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年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为1608.91万辆,其中客车为853.73万辆。2004年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增加到2693.71万辆,客车增加到1735.91万辆。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今年我国国产汽车产销将达到560万辆。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口汽车14.5万辆,预计全年进口近16万辆。减去今年报废的汽车,预计2005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将净增300多万辆,首次超过3000万辆。
“十五”期间,国内汽车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客车增幅远远超过货车的增长幅度。而在客车中,小型和微型客车增幅更加明显。2000年我国客车所占比例为53%,2004年提高到64%,预计2005年还会进一步提高。
虽然“十五”期间我国汽车拥有量增加了近一倍,千人拥有汽车大约为24辆。但是远低于全世界平均千人120辆汽车的水平。有分析认为,中国刚刚迈入汽车社会的门槛,对汽车的巨大需求还将持续二三十年。
“十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出现七大变化
新华网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张毅)“十五”期间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并进入后过渡期。在加入世贸效应的影响下,我国汽车产业在“十五”期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汽车产量5年翻了一番多,汽车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一举由2001年的世界第七大汽车生产国跃升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并被公认为是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汽车市场。
经过建国以来50年的发展,我国汽车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长时期的高关税和行政保护,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能力很差。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汽车行业大举对外开放。按照承诺,先后四次下调汽车进口关税,并从2005年1月1日起取消了实行多年的进口汽车配额许可证管理。
一直受到高度贸易壁垒保护的中国汽车产业,“十五”期间在政府有关部门有效管理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营造了逐步有序开放的市场环境,加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为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汽车产业发生了7个方面的深刻变化:
一是汽车产销高速增长。国内汽车年产量从2000年的207万辆提高到2005年的560万辆(预计)。其中轿车年产量从2000年的60.7万辆提高到今年的275万辆(预计),5年翻了两番多。
二是汽车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轿车比重显著提高。2000年我国生产的轿车仅占汽车总产量的不到三分之一,而今年预计接近50%。
三是汽车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十大汽车厂家产销比重已经占到83%以上。
四是汽车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到今年年底,十大汽车厂家中的前五名销量都将超过50万辆。
五是新产品不断推出,最近5年国内推出的新车型达数百种,国产汽车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六是汽车产品出口保持高速增长,2005年汽车产品出口额可望首次超过进口。
七是国内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进展。
与此同时,国内汽车市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二是私人购车成为市场消费主流,三是乘用车特别是轿车价格大幅下降,逐步趋于合理,甚至有些车型低于国际价格,四是进口汽车由以前的数量补充转变为品种调剂,并且在2005年首次出现负增长。
有关权威人士指出,虽然“十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汽车产业过于分散、低规模、低水平的现象还未完全消失,并且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新矛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