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十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五大领域领先世界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22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姚润丰、董峻)农业部22日宣布,“十五”计划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呈现加快发展态势,在五大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

    ——中国超级稻研究和示范引领水稻“第三次革命”。自1996年启动“中国超级稻研究计划”以来,始终居国际领先水平。“十五”期间,累计示范推广2亿多亩,增产稻谷250亿斤左右。

    ——矮败小麦技术体系突破育种“瓶颈”。矮败小麦是用我国特有太谷核不育小麦的雄性败育基因和我国专家发现的小麦矮秆基因,通过染色体工程创制而成的小麦育种新种质和育种新技术。利用这一新种质和新技术可使数十个小麦亲本的优异基因聚合到一个新品种之中,从而提高新品种的产量、品质、抗病虫、抗不良环境条件的水平,实现高产、优质、抗性三者的有机结合。

    ——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取得重大突破。我国科学家合成了抗虫基因(Bt基因和豇豆胰蛋白抑制酶基因),利用独特的转基因方法,先后培育成功单抗棉铃虫和既抗棉铃虫又抗蚜虫的双抗棉花新品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杂交大豆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我国1993年育成世界上第一个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后,于1995年实现了栽培大豆“三系”配套。育成的世界上第一个大豆杂交种“杂交豆1号”,比对照品种增产21.9%。

    ——高致病性禽流感基因工程疫苗研制走在世界前列。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科学家采用重组DNA技术和反向基因操作技术,在国际上第一个研制成功抗H5N1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工程灭活疫苗和H5亚型禽流感重组禽痘病毒载体疫苗。最近又首次成功研制了新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基因工程疫苗,该疫苗同时抗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城疫两种重大病害,安全性更高、使用更方便、成本更低廉。(完)

 

 
 
 相关链接
· 农业部发通知要求做好节日期间农业安全生产工作
· 农业部提出建设节约型农业八大重点
· 农业财政部门携手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 北京市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4号)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